□记者赵国陆
生活日报12月24日讯离年底还有一周时间,驻济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疯涨,6%几乎成了中小银行的“标配”,最高的接近7%。不少市民惊呼,这行情只有去年钱荒时才有,在央行刚刚降息、银监会考核月末存款偏离度的背景下,这实属意外。
短期理财收益大涨
济南市民祝先生像往年一样,在年底逛一圈银行,看看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高收益涨了。按往年的经验,最后几天银行一般都会给出全年最高价,他把这个“便宜”称为“薅羊毛”。
投资银行理财五年多,祝先生感觉今年这个羊毛未必能薅到手。不过,他这两天发现,虽然有各种负面消息接连不断,这个年底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仍然借圣诞节大涨收益率。
某股份制银行新发的一款短期理财,期限35天、投资门槛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7%,同时有五款6.5%的新产品同步在售。另外一家银行通过网络平台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更是到了6.8%,也是5万起步,期限62天。“这确实有些意外,就是去年闹钱荒的时候,也不过就这个水平。看来银行年底真的缺钱了。”银行慷慨发红包,效果立竿见影,不少市民纷纷到银行抢购“扫货”。
期限长收益反低
记者大致统计了一下驻济20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现,半数以上可以买到预期年收益率超6%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集中在中小银行,国有大行暂未加入这场资金争夺战。“客户也会做比较,低于6%的产品我们现在都不好意思说高收益。”一家城商行网点的理财经理称,一些股份行的收益比他们还高,这让他们也觉得出乎意料。
不过,这些超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期限超短,基本上都是一个多月,长的也不过两个月。对比同一家银行的同类产品就会发现,期限长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反而低,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收益率和期限倒挂的不正常现象,说明银行吸金心切,基本上是为了应对马上到来的年底大考。“如果中长期产品也调整到这个水平,银行的成本就太高了。就算是6.5%的收益率,5万块钱35天之后也不过311块钱,比5%的多拿70块钱,仔细算算沾不到多少便宜。”
银行日子也不好过
银行到了最后关头,怎么突然不淡定了?驻济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人士称,现在还是要在年底应对考核,有了月末存款偏离度之后,再揽储就得提前下手,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等到最后几天。
特别股市是从上个月开始突然火爆,大量理财资金到期之后就变成了股票,银行存款也纷纷流入证券账户。股市疯狂吸金逼得银行坐不住,再次出手保卫存款。想留住资金跨年,只能用“发红包”这个老套路。
该人士表示:“去年被余额宝们折腾得不轻快,今年好不容易总算消停,到年根了半路又杀出来个股市,指不定明天又有什么情况,想过个好日子难啊!”
新闻推荐
□记者吴永功生活日报12月24日讯11月26日,工业北路发生一起惨烈车祸,一辆渣土车右转弯时,将一辆电瓶车卷入车底,两名护士卷入车底,其中一人当场身亡(详见本报11月28日A7版)。24日记...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