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国陆
生活日报9月10日讯10日,省城各大银行网点开售凭证式储蓄国债。与七八月份发售的电子式国债被“秒杀”不同,本次国债在济南未见抢购潮,银行卖了一天,余额还相当充裕。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与国债收益正在缩小。
10日早上,记者先后实地走访了省城5家银行网点,未见有排队购买国债的市民。9点06分,市中区一工行网点内,只有四位市民在等候办理业务,其中一人是打算买国债的。附近一家股份制银行营业厅,空无一人,大堂经理表示,还没遇到来咨询买国债的客户。
而在七八月份财政部发售电子式储蓄国债时,省城市民一窝蜂地抢购。不少银行在开门后一个小时内,额度就被抢光。“早上没开门就有人来排队。还有不少客户大额购买,导致一些人排队还没买到。”一家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表示,甚至有市民认为是银行“预留”国债给了贵宾客户,其实现在国债都是全行系统“竞卖”,全国共享一个额度,某个网点无法预留,你不卖就会被别的支行卖掉。
据驻济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有关人士介绍,上次6月份发售的凭证式储蓄国债就卖得不好,那时赶上闹“钱荒”,各个银行大量发行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遇冷算是“生不逢时”。
这次凭证式国债还是不温不火,吸金效应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利率逐步市场化,部分银行把存款利率上浮10%,与国债收益的差距正在缩小。以青岛银行为例,3年期定存利率上浮1.1倍后为4.675%,5年期定存利率为5.225%,与国债的三年利率5%、五年利率5.41%相差无几。
新闻推荐
●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发展一批资本金超过10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试点济南为中日韩经济合作示范区●逐步放开城乡户口迁移限制●规划建设“济南创新谷”●加快济莱“五个同城化”...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