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小鹏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少年时代背诵着列宁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年少的心对未来充满憧憬;铭记雷锋日记里那句:“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残酷无情”。那时,对秋天的印象受此影响,好像秋天就意味着残酷和没落。与此相反,还有另一种感受与成长相伴相随,就是对秋天的期盼,那是硕果累累的金秋,这里秋天又意味着收获和喜悦。一直以来,对秋天的感触,就在这种冷暖两重天的情感色调交相感应的体验中且走且行、此起彼伏、缠绕而庆幸。 古往今来,描写秋的美文数不胜数。近代以来知名作家写秋的文章也难以计数。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鲁迅的《秋夜》、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张爱玲的《秋雨》等,这些文豪大家写尽了秋的静美、倾尽了秋的悲凉,文采飞扬,不一而足。
吾辈学浅,怎敢斗胆提笔再言秋色?然而,国庆长假有了赏秋的闲暇,方才深感今秋的与众不同。岁月更替、今非昔比,今秋非彼秋,今秋色更艳,今秋意更浓。值此今秋创新时代,尽可纵情放声歌唱,何须顾忌文笔的粗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仲秋明月圆又圆,天下华人共守望;晚秋相思夜,共圆中国梦。国庆佳节近六亿人次旅游出行,尽览华夏大地秋色美景。黄海之滨,秋风吹拂,碧波荡漾,欢声笑语,白帆点点。潮起潮落,惊涛拍岸秋风劲,激情澎湃磐石坚。抬眼望去,海天一色,湛蓝高远无垠,白云流连舒卷。植物花园,枫叶正红,草木葱茏,菊花淡然与秋风舞动。这般清爽的秋景秋色,怎不令人神采飞扬、情丝涌动,更难抑对秋的赞美和吟咏。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色掩映的海曲故城,如今已蜕变成为一座具有海洋特色的现代化港城。市区国标马路两侧绿树成荫、葳蕤茂盛,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行走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城市风景线,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既往的行路堵塞纠结一扫而光。转眼之间,大学园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相继崛起,一座座商务办公、超级商场、星级宾馆等地标建筑拔地耸云。港城人,无不陶醉在“日出初光先照”的美妙独特秋景里,油然升起从未如此厚重的自豪和骄傲。那海上碑沐浴秋风,和着浪花的节拍共鸣,由衷赞叹幸福安康民生。那古老的莒国银杏巨树,见证着这方城廓的兴衰荣辱,它生命不息,不舍昼夜,从沧桑历史深处走来再展风采于金秋,如期捧出缀满枝桠的银杏神果,给百姓带来吉祥,送来不尽福祉。那尽染秋霜砥砺的五莲峰峦,迎秋风而逾挺坚,俊秀而盎然,守望着山城的发展巨变。
秋至,那淅淅沥沥的秋雨便纷至沓来,浸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和每一个生命,给久旱的城市缓解旱情,给亟待秋种的农民兄弟送来及时雨。秋雨没有春雨那样绵延、温和,没有夏雨那样急促、猛烈,尤如远方的来客,先声告人,渐行渐近,时密时疏,浸淫泥土,沁人心脾。秋雨点点点洒洒、阴湿透凉,不时敲打着窗机玻璃,发出轻轻的滴答声,似在告知“天气渐凉,添衣保暖”,令人沉寝梦境、品嚼寻觅久违的乡愁。不过,今人对秋雨的感受,更多的是欢喜,呆在一隅听雨赏秋,期盼老天为秋种泼洒甘霖,亦或没了先人对秋雨悲愁凄凉的伤感。
秋雨敲荷催君眠,海市蜃楼现云端。旭日东升梦圆起,搏击潮头最风范。这里风景如画,一派别样秋色。盘点收获,欢欣鼓舞:亿吨大港装卸生产热火朝天,空港航班起降穿梭云霭,游客如织玩乐山海天;这别样秋色,把山珍海味烹为八方游客的饕餮大餐,饮一壶豌栗香飘的时令秋茶,坐而悟道,养生修性,回味世事人生;这别样秋色,还播下万千种粒,孕育美好愿景和期许。在建城市立交、轻轨高铁的座座桥墩迎秋风昂然挺进,为即将迎来的高铁时代而坚守旷野,甘于寂寥。犹拥“独坐在这寂寞的秋”之清高气质。在广袤肥沃的土地上,一缕缕秋阳闪耀金光,昭示着希冀和未来。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借一带一路机遇乘势而上,共创双赢多赢大格局;庄严承诺,誓师***、建成全面小康。信而有期,指日可待。
秋色宜人,妩媚多情,恰如把盏琼浆玉液微熏;别样秋色,万丈霞光、积蓄着无穷的能量。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不忘初心,执著前行。一叶知秋,落地成伤。秋风烟雨、冷霜凄凉,难免瑟缩体肤,敛收精气。然而,这秋的丝丝凉意却能清彻透骨,抛却酷暑的笼罩,砥砺意志迎击寒冬,接续秋色音韵踏步越过雪皑冰山,跨向百花齐放的春天。
“是谁在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思念是这个季节最浓的色彩。”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别样秋色,大地涂金,美不胜收。金秋盛典如火如荼,来年秋色更加灿烂。凝望一池秋水,眺望南山红叶,仰望云卷云舒,山海云天、河流树木叠影重重,纯净无尘的别样秋色已在心中冉冉升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胶州读者、76岁的逄清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希望通过本报找到失联多年的老领导、老战友苏永明。据逄清金介绍,苏永明比自己大几岁,现在应该已经八十岁开外,老家是济南。逄清金1959年参加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