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新闻中心记者张阿凤
融媒再出发,这是今年报系总结会的主题。在去年底国内两份都市报停刊的背景下,转型,似乎是传统媒体躲不过的话题。
其实,晚报的转型步伐早已迈开。我个人在新媒体首次试水,还是年9月刚入职不久的“摩托车主讹人”系列报道。济南一小伙发微博称自己救人反被诬赖,求目击证人出来帮忙作证。这是一条非常适合新媒体的新闻,从第一条小伙寻找目击证人,到第二条找到目击证人为小伙作证,到第三条摩托车主朋友发来道歉短信,整个事件发生、发酵、了结,全程在齐鲁壹点发布。
和报纸最大的不同是,齐鲁壹点能一目了然看到新闻的关注度和用户的关注点。用户不断跟帖,有的表达愤怒和谴责,有的冷静分析思考,还有的报料支招,有效推进了事件进展。也正是靠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和即时互动,成功帮小伙找到目击证人。
日积月累,齐鲁壹点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一线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出去采访不再仅仅限于纸和笔,还有图片、视频甚至直播,要学习、要活用的东西越来越多。同时,从采访对象那里也收到更多的回馈,人们不再只关注报道是否在报纸上刊发,也越来越关注能够在壹点发布。
这两天看新闻,两个和新媒体有关的新闻又给我不少启发。一个是晚报记者周青先老师随手拍的一张图片,一家店主在门口贴了张告示,说店内被偷得已经没东西可偷了,小偷就不用来了。一张非常简单的图片,在壹点上就带来数万的点击量。另一个是个小视频,外卖员因送餐超时,在电梯里急得哭了,短短几秒钟的视频,就有数百万的浏览量,很快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啊,原来新媒体喜欢这种新闻啊。”看过之后不免再次感慨。也想起晚报全媒体群里说过的,新媒体不求精细,可以活跃,随写随投,好线索一两句话、一两张图片也没关系。
不得不承认,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说上一百句话,可能都抵不过看一眼外卖员的表情、听一声外卖员的哭声来得震撼。但新媒体也有其局限,碎片化的信息很难让人对新闻有更深层、完整的认识。我想这也是晚报今年提出“融媒再出发”的原因所在,即保持报纸的优质内容,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创新,成长,反思,否定,创新,再成长。
新闻推荐
“爸妈玩微信就是为多看看我” “壹点送年货”受热捧,近百壹粉壹点情报站留下感人内容
林毅岳母和外孙的合照。受访者供图壹点小七和她母亲的合影。受访者供图快要过年了,给父母带什么礼物最合老人的心意?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京东发起“壹点送年货”活动,在齐鲁壹点情报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