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山师东路违建
直到搬进吉祥苑地下市场,王冬梅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从4月1日接到拆违拆临的通知,王冬梅一直在联系地点搬迁,“小本经营主要就靠回头客,一直没找到。”没几天,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工作人员就主动找上门来,“告诉我已经帮忙找到了合适的地点。”这对在吉祥商街已经经营十余年的王冬梅,无异于雪中送炭。
5 月 6 日 ,1100多米长、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吉祥商街开拆。此时,王冬梅已在新址经营了10余天。
细节决定成效。在全市拆违拆临、建绿透绿的大潮中,怎样让工作从纸面上“跑”到居民心里,历下区做足了文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到100天的最后冲刺阶段,怎样让文明从“表皮层”渗到“骨子”里,这其中也大有可言之处。
一拆到底 彰显决心与担当
“违法设置广告只是让个别人赚钱,却给城市形象抹了黑;违法建设小铁皮屋只是方便了自己,却侵占了公共空间。”历下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相关负责人一句话切中了拆违拆临的必要性。
小到1平方米居民搭建的小仓库,大到3万平方米未办理手续的村民过渡房;高到20多层楼顶的大型户外广告,低到公交站旁的落地式灯箱广告……在历下区100.89平方公里范围内,拆违拆临工作正轰轰烈烈地进行。截至目前,历下区共拆除各类违建临建210余万平方米,各类违章广告26万余平方米,其中第三期第一部分已完成90%以上。
难,是拆违拆临中普遍反映的问题,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拆除存在长达10年、20年甚至更久远的违建无疑更难。但历下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借势而为、乘势而上,以爬坡冲刺的韧劲抓好拆违拆临工作。
违法建设凸显出的是小部分人的不法利益与城市秩序之间的冲突。历下区将拆违拆临上升至全省首善之区建设的高度,对违法违章建设一视同仁、坚决拆除,决不能让违法者占便宜、让老实人吃亏,真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强力推进 还给居民更美的印象和记忆
4月7日,冶金宾馆路和燕山学校北路40余户违建门头房开始拆除;
4月11日,经十一路和千佛山东路共计59处违建门头房开始拆除;
4月24日,山师东路3万平方米违建商铺开始拆除;
5月4日,建新南路马路市场28处违建沿街门头房开始拆除;
5月6日,吉祥商街192处违建门头房开始拆除……
历下区面积只有100.89平方公里,大多为老城区,违建存在时间久远、情况复杂。怎么干?从先后顺序上来说,除了“先公后私、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之外,历下区先对已存在多年的商业街“开了刀”。
山师东路全长1880米,违章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涉及单位15家、经营业户264户。从1998年开始,庞玉贤就在这里工作,“当时这里还是窝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标准的提高,当时退路进厅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渴望。
和王冬梅、庞玉贤一样,很多市民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正如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察看山师东路拆违现场时所说,“未来,广大市民会对山师东路有更美的印象和记忆。”根据历下区下一步的打算,在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后,将按照“还路、还绿、还规划”的工作思路,对山师东路进行规划、改造、提升,实现“还路于民、建绿透绿”。
全员参与 拆违拆临没有“局外人”
梳理发现,历下区的拆违拆临工作是从主次干道逐渐向老旧小区内部延伸,是从外而内、逐层推进、改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历下也把拆违拆临当作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有利契机,把坐等居民来办事,变成了主动上门去服务。
燕山街道成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每个组都由机关、社区、城管、执法及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混编”而成,走街串巷、拜访企业,上门做工作、讲政策;泉城路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划分4个片区、共19个工作组,99名工作人员就像99只违建“啄木鸟”,深入辖区单位驻地、居民院落摸排,并将发现的问题通过自行研发的“拆违通”手机软件及时上传;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80岁的老党员王观景则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主动拆除,不能因为我个人影响了整体进度”;姚家街道则在各村居自查自改的基础上,按照先集体、先物业、先村两委、先村干部、先临时建设的原则,依托7个城管工作站,建立了联合共管、问责追究、督查考核等机制,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级级压实……
拆违拆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历下全体党员干部首先做到的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贴近。在采访中,很多基层工作人员都表示,“我们是执行者,是一线工作者,决不能因为个人政策讲得不到位、态度不够好而影响了更多居民。”部门联动拆违拆临打出“组合拳”
拆,毫不手软,但决不是一拆了之。商户的安置、渣土的清运、绿化的跟进……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出来,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拆违拆临工作。
区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机制,每拆出一片空地来,只要符合条件,交警、市政、园林、执法、街道等部门和单位都会开一次碰头会,协商如何利用。
3月14日,历下区拆除了西城根街的违建,让有600年历史的明城墙露出了真容。在拆除之前,历下区各相关部门就已经提前介入,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就拆除中和拆除后的古城墙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证,并对具体实施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古城墙临时性保护和长远规划方案编制同步进行的基本要求。确保拆违拆临的同时,古城墙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目前,古城墙的相关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历下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的保护步骤执行。
实实在在的改善让民心贴得更近
就在最近,东仓小区6号楼的路起叶每次下楼遛弯都会到社区里新建的小石凳上坐一坐,和老邻居们聊一聊天。“你还别说,拆了原来的小板房,环境真是改变了不少!”说起变化来,路起叶不停地给记者竖起大拇指。
其实,像这样的休闲小广场还有3处,另外还有5处花坛、5处停车棚,还多出了500多个停车位……仅东仓社区就已拆除各类违建8000多平方米,清运垃圾500余吨,这个有30年历史的小区实现了真正的“脱胎换骨”。
记者从历下区园林局得知,目前已拆除的违建面积中,有约7.1万平方米用作绿化。届时,在老旧小区内、在主次干道旁,也会出现更多“绿角”,历下居民有望实现出门见绿。
在时间节点上,拆违拆临正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合。历下区紧紧抓住拆违拆临的有利契机,继续将创城工作引向深入。济南七中门前的广告牌拆除后,建成了绿化拐角;舜兴花园小区门前的违建拆除后也将建成一处2000平方米的小花园;历山路、解放桥、趵北路、朝山街等主次干道楼顶及楼体违章广告拆除后,扎眼变亮眼,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记者刘杰 通讯员杨荣超 栾义娟
新闻推荐
省城R3线龙洞停车场挖出泉水?专家分析称,钙镁离子含量低,明显为地表水特征
工地断崖处水流形成的小水泊记者王茜摄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济南消息(记者王茜)近日有消息称,省城R3线龙洞停车场工地有山泉水,昨日记者实地探访,工地断崖处确实有水从裂隙流出,不过,专家经过取样分析,证实...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