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国利(中)在走访居民。同事在帮卢松翠(左)上药。孙岐远在清理小广告。
他们职业有别,他们年龄不同,但他们始终向着道德的方向;事件或许是偶然,或者是长期,但他们面对选择时始终坚持善的原则。若是将一个个事件剖开来看,似乎微不足道,也谈不上感动,但无数善举汇在一起,自有光芒。
你我皆凡人,但善举无边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时刻,记者走进历下区的大街小巷,寻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辛国利
送还的不仅是个钱
包还有你我的文明初心
时间回到1个月前,当时辛国利的岳母生病在市中心医院住院,中午出来给她买饭,走上过街天桥时,辛国利发现一个手包。这一捡起来,着实让辛国利吃了一惊。“里面厚厚的一沓钱,粗略数了数有5000多。”辛国利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依然有些着急,“这么多现金,失主肯定急坏了!”
这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桥上行人很少,辛国利也没办法去找人询问。他又翻了翻手包,发现除了现金外,还有2张身份证、几张银行卡,还有名片。“幸亏有名片,不然当时肯定找不到失主。”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拨过去,等来的是失主连声的感谢!
原来,失主是一名打工者,大额现金是差旅费,一旦丢了这些公款,不仅要自己赔偿,还会耽误行程。“当时,失主就要拿现金表示感谢,但这钱咱不能收啊!”辛国利说,“拾金不昧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品德,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不仅如此,送锦旗等要求也被辛国利拒绝了。
如果不是后来辛国利无意间向同事提起,这件事可能就再无人知晓。当辛国利站在市中心医院门前的天桥上等待时,他甚至耽误了给岳母买饭,只想把钱包还回去。
辛国利是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当记者采访时,他甚至不记得当时的具体日期。也许他一开始也没把这事当作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但这件事对于失主来说,是一个月的工资,对城市来说,是文明的缩影。
提起辛国利,后坡街社区的刘福云老人对他赞不绝口,“这小伙子真不错,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提着东西来看我。”辛国利还有点不好意思,“孝老正是咱应该做的!”在这里,他是孤寡老人的晚辈。
此外,在创城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的时刻,辛国利依然坚持每周两次到社区,走访居民、宣传政策、打扫楼院……此时,他又是一名普通的创城志愿者。
文明,有时就是如此简单。
卢松翠
为了居民﹃拔钉子﹄脚下扎钉子怕什么?
卢松翠是燕山街道益寿路社区一名普通的居委会书记、主任,在居委会岗位上已工作了18个年头。同时,她更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认真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拆违拆临工作以来,卢松翠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全力以赴;她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她的言行影响和感染了很多的身边人。
益寿路8号院山东省探矿机械厂宿舍是辖区内一个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因为历史原因,居民们在院内和楼道里私自搭建了98处小屋用来储物。卢松翠一直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多次召开家委会主任、楼组长以及群众代表会议,民主商讨院内违建拆除事宜,劝导居民及时腾空自行清理。但依然有居民持反对意见,部分反对的居民甚至出口伤人,卢松翠也只是微笑待之。
在拆除过程中,卢松翠因为过于投入工作而不小心踩到工地的钉子,导致鞋子被钉穿,脚底被扎了一个很深的洞,鲜血直流。在同事和居民们的劝说下,她才停下工作简单地进行了消毒和包扎后,单脚支撑身体又开始协调拆除工作,用她的话说,“轻伤不下火线,这点伤也不能耽误工程的进展。”
无论是烈日骄阳下,还是倾盆大雨里,卢松翠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每天早晨7点骑着她那辆老旧自行车,与工人一起开工,直到傍晚7点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不分昼夜
加班加点,也顾不上家庭,始终以工
作为重心,为年轻同志树立了榜
样。在一次拆除后整治环境的监工中,她发现为居民铺
设的砖存在质量问题,立
刻联系工程负责人,果断
要求退换问题砖,负责
人得知后立刻道歉并换
为质量达标的砖。这
一行为赢得了小区居
民的一致赞赏,也感动
了很多热心居民,为她
送去绿豆汤,也为她的辛
勤付出竖起大拇指,这是
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正如她所说,“不求名,不求利,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孙
岐
远退而不休做个志愿者发挥余热当好带头人
姚家街道名士豪庭第二社区居委会2014年12月31日成立,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岐远到居委会办理业务,看到社区有了居委会高兴的同时,主动提出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修伞及
小家电的服务工作,从
此他走上了志愿服务
之路。
居委会成立时间不长,孙岐远参加志愿服务也不算长,但他却为新社区开了一个“好头”。2017年以来,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孙岐远主动在居委会办公区东侧的小院设置了“公益维修站”,主动承担起为居民义务维修雨伞及小家电的工作。有时,为了修好一个小弹簧,或者寻找一枚合适的铆钉,他会一次次到周边的五金店里去“淘宝”。
在创城中,孙岐远更是积极主动参与,在社区内当好创城志愿者。孙岐远也是“社区管家”楼组长的代表人物,每天义务接送“四点半课堂”的学生,风雨无阻,现在累计接送学生600余次,社区的角角落落都有他忙绿的身影,在社区中威信相当高,居民一致点赞。看到小区贴有小广告,有损社区形象,于是他利用晨练、巡逻、散步、买菜等时间坚持清除小广告,累计铲除数千张。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他仍然坚持定期到社区中巡逻,维护小区环境。
孙岐远是一名社区居民,也是一名退休的66岁老人,但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是一名退而不休的好楼长,为社区和广大居民作了大量努力和奉献,带动左邻右舍、社区居民都行动起来,自觉为群众服务作奉献,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本报记者 黄佳杰 通讯员 杨荣超 栾义娟)
新闻推荐
7月27日,在益康40岁“生日”之际,济南市益康食品厂有限公司举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铸就百年益康品牌”誓师大会,对徐传爱等85人分别授予工匠功勋奖、工匠金牌奖、工匠银牌奖、工匠铜牌奖荣...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