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遭遇家暴的受害者,其丈夫被拘留在家庭生活中,妇女、儿童等因在身体上处于弱势,很容易遭受家暴伤害,有部分人长期受家暴折磨,难以逃脱出来。为保护女性权益,鼓励其用法律武器反抗家暴,省城已陆续推出多种公益维权方式。昨天上午,省城首批“反家暴公益维权站”授牌仪式在济南市中区人民法院举行,服务站提供免费咨询和维权帮助,妇女维权又多了新途径。文/图记者于娜
4家反家暴公益维权站提供免费咨询
痛哭的女子打电话报警,称自己遭遇家庭暴力,从吵架到大打出手,忍无可忍的她决定向警察寻求帮助。经过民警的处理,一起家暴才得以制止。类似这样的家暴发生在许多家庭。
现实中不少女性长期遭受家暴折磨,难以走出。正因为此,济南市妇联及省城多家知名律所和司法民政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公益维权站”。首批公益维权站主要汇聚了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市中区人民法院、辰静律师事务所、新亮律师事务所四家单位。
济南市妇联主席刘勤介绍,首批“反家暴公益维权服务站”,是济南市妇联借助专业力量,建立的集法律服务、普法宣传、舆论发声、案例研究为一体的又一反家暴工作新平台,将发挥社会专业机构和部门职能优势,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成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等专业化的维权服务。“接下来,将借助律师专业力量,深入到全市12个区县乡镇、村居进行巡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
10%离婚案件涉及家暴
今年3月,市中区28岁年轻妈妈沙锐(化名)来到法院,起诉离婚。“他做生意长期不回家,孩子也是我自己带,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动手打我。”沙锐的丈夫费宇(化名)今年34岁,两人结婚5年,有一对4岁的双胞胎女儿。此前,她遭到丈夫殴打,眼周还带着淤青,“这次很严重,再也不想忍了。”
市中区法院家事少审庭厅长李江说,这是他多年来审理的比较典型的家暴案件。原来,去年6月,费宇从外地回到济南,发现妻子带着孩子跟一陌生男子一起逛商场,将其带回家中,用擀面杖和铁皮烧水壶对其大打出手。由于性质恶劣,被行政拘留了5天。此后,夫妻俩生活中就各种不和,经常有纠纷。据沙锐说,丈夫不止一次动手打她,有几次她都躲到闺蜜家里,找不到妻子的费宇会发谩骂威胁信息,称“回来打死你”,沙锐甚至连手机都不敢带。
“我的直观感受是家暴增多了。”李江说,过去案件中家暴只是提一句,而从去年开始,很多案件中家暴成为双方纠纷的主因。“这与女性地位提高、自我维权意识增强有关。”据统计,去年10月至今,家事少审庭审理的各类家室案件有1300多件,离婚家室案件接近1000件,其中有10%涉及家暴。
反家暴庇护所两年收20多名受助者
2016年,济南依托民政部门在济南市救助站内设立了反家暴庇护所,为济南市辖区内遭受家庭暴力侵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和暂时无法回家的妇女提供10日以内的临时庇护。济南市流浪妇女儿童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介绍,庇护所启用两年来,共接收了20多名受助者。“有自己来的,也有带着孩子跑出来的,她们被救助后,大多选择带着孩子回娘家;此外,不少市民也拨打了反家暴庇护所热线电话,但咨询内容多是帮忙打官司办离婚、分割家产等,已超出我们能力范围。”
据介绍,入住该庇护所需要提供4份材料,“如果事发突然,申请人身上带伤或有其他证明存在家暴,庇护所会对事实经过考证后,也会出于人道主义先收留。”陈晓黎表示。全市看,目前济南共挂牌成立市、县区级反家暴庇护所6个,成立家暴伤情鉴定机构5个,为百余名妇女提供家暴伤情鉴定。
“一方面中国女性大都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不愿意抛头露面寻求庇护;另一方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也让他们多选择亲戚朋友处暂住。”陈晓黎说,前来求助的逐渐减少,多是电话咨询。“一周能接2到3个电话。”
数说
家暴成离婚第二大原因
最高法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司法大数据显示,77.51%的夫妻因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中“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占比14.86%,位列离婚原因的第二位。其中,91.43%为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以殴打、辱骂为主要方式。从家暴案件分布来看,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广东、贵州和广西涉及家暴的案件量排名靠前,山东排在第四位。
“家庭暴力问题在初始阶段往往被视为家务事,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公权力特别是公安机关对家庭私人领域的介入,因此家暴行为难以提前有效防范。”李江表示。不过,家事案件中最终认定存在家暴的比例并不算高。“多数家庭成员间的争吵和推搡的确不构成家暴,另外案件中80%都缺乏有效证据”,李江说,“很多时候打人者会说对方是自己摔的,即便有照片,也只能做辅助。”
李江认为,在遭遇家暴时,受害者要有法律意识,能正确地自我保护,“对方一旦使用暴力,要敢于敞开大门,尽量让邻居、居委会知道,这不但可以有效阻止暴力的进一步升级,还是重要的人证,如果比较严重,要第一时间报警。”
提醒
制止施暴先申请人身保护令
两年前,我国第一部针对家庭暴力颁布的《反家暴法》正式实施,填补了这方面的法律空白。近年来,随着家暴问题逐渐受重视,受害者也愿意寻求咨询得到帮助。总结来说,遭受家暴可向公安,法院,单位、群众基层组织、妇联,反家暴维权服务站四个主体求助。
根据法律要求,制止进一步施暴,当事人可先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李江介绍,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对于防止家庭暴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截至目前,市中区人民法院共发出8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反家暴山东省有诸多尝试
★维权联盟
2012年,全国第一个“反家庭暴力法建言联盟暨维权联盟”在济南成立,联盟由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新亮律师发起,汇聚了山东5家律师事务所、3所高校和多家知名媒体。推动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
★反家暴维权志愿团
市中区妇联在王官庄街道第九社区建立“反家庭暴力工作室”,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首个反家暴维权志愿团,吸纳了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婚姻家庭指导师、律师等专业人员,为社区妇女儿童提供宣传教育、投诉咨询、心理疏导、婚姻家庭关系指导,以及法律援助、家暴鉴定等一站式服务。
★反家暴维权合议庭
2016年3月4日,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的第4天,济南市首个反家暴维权合议庭在市中区法院成立。合议庭的成立为受害者开通了反家暴案件的绿色诉讼通道,将提高涉家庭暴力案件的审理效率,及时维护家暴受害者的正当权利。目前,整合成为家事少审庭。
★维权热线
遭遇家暴不仅能打110报警,还可以拨打妇联专门的维权电话12338。山东省德州等地市将热线覆盖到所有县市区。
★法援在线
山东“法援在线”是全国首家法律援助公益平台。平台集“援宝”APP、新媒体矩阵、法援在线网站三位一体,实现了法律援助案件网上申请咨询、受理审批、指派律师数据分析。目前共完成4500件法律援助案件,三分之二涉及妇女儿童。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谷青)今天,2018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济南)招商引资座谈会在舜耕山庄举行,50多家济南企业参会。座谈会上...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