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用《条例》为城市文明强筋壮骨 《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系列评论之三

来源:济南日报 2019-03-15 11:31   https://www.yybnet.net/

□董 婧

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崇尚法治的社会;一个文明的城市,必定是依法治理的城市。《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鼓励倡导文明行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以立法促文明、以法治护文明。

社会的文明,关键是人的文明,而城市的文明,取决于市民的素质。对个人而言,为文明立法,就是明确了文明行为的标尺。《条例》为文明行为立规矩、树导向、定红线,让市民知晓什么是文明、如何践行文明,为市民争当城市文明“代言人”提供了书面指南。而对城市而言,如此完善的《条例》为推进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的准绳和利器,无疑是在为城市文明“强筋壮骨”。

文明促进,既要谋当下,更需谋长远。如今,济南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份城市荣誉,城市气质、面貌、功能也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但把目光投向未来,在“后创城时代”,如何进一步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引导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条例》给了我们更加明确具体的考量——倡导10类文明行为,重点治理13类不文明行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出台这样一部《条例》,覆盖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目的就是使每一个角落的文明都能得到法律的庇护。鼓励志愿服务、见义勇为、扶老、助残、济困等,这样就能激励更多人投身城市的文明创建当中,自觉在文明城市创建上落小落细、贴地而行。

以往,市民遇到乱贴小广告、车窗抛物、遛犬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想要制止,可能被回怼“我又没违法”。不文明还理直气壮,说到底,就在于文明的刚性不足。《条例》给不文明者设立了一道规则边界。今后,我们有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法律武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违反交通规则以及向泉池、泉渠乱倒污水污物等一切的不文明行为都将无处遁形。该曝光的曝光,该罚款的罚款,该处理的处理,而且受到行政处罚的不文明行为还会被依法录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如此多重联合,才会让文明的意识深入人心。既有利于鼓励市民向善向好,又有利于惩戒各种不文明行为,这才是常态化文明建设的一个法规保障,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提升。这座正加速迈向“黄河时代”的城市,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谁都无法割舍对她的那份期待。这份期待,就是提升文明自觉性的最深层次的动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渠道和方式,让市民对于《条例》的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在市民每个公共行为中起到“日用而不觉”的作用,从而构筑起更加坚实的道德支撑、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文明力量。

新闻推荐

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到数百人抱团取暖,从2013年组建工作室到2017年成立“贝壳视频”孵化平台,一直在短视频领域深耕的90后小伙刘飞,与本报记者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贝壳”孵化平台的创始人刘飞。■周末人物我们都是追梦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报记...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条例》为城市文明强筋壮骨 《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系列评论之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