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春天很短,像惊鸿一瞥的仙子,还未看清她的容颜,就一转身换了模样。春节刚过,南山上的雪还未化去,她已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欣然而至,微风敲打着窗儿,春色撩动着琴弦,来赴一场与文化相约的盛会。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云:“雪里已知春信至”。春天的希望源于之前的播种,经过一个冬天的滋养,酝酿出春天奋斗的力量,而文化工作者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先行者,早已在春耕时节再接再厉,在文艺的春天土壤里挥汗耕耘,进一步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走进一个令人期待的春天。
“探春”——春入山村处处花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22日,天桥区文旅局组织吕剧团、豫剧团同时走进桑梓店冯堂村和小马村,分别为村民们上演了吕剧《娶婆婆》和经典豫剧《穆桂英挂帅》。“一村一年一场戏”在这里同样收获了村民们久久不息的掌声。
天桥区“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自1月25日启动以来,抓住春节期间“农村看大戏”的风俗习惯,采取“几村联演”和“群众点戏”的形式,走进了24个村点,今年共演出48场次(豫剧24场、吕剧24场),切实丰富了农村冬春文化生活,为更多的百姓送去欢声笑语,为生机盎然的春天增添了一抹嫣红。
“迎春”——人面桃花相映红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阳春三月,在充满了柔情、充满了阳光的3月8日上午,“一居一年一场戏”来到了安乐镇社区药山广场,精彩上演了吕剧《姊妹易嫁》。
演出中,台上演员们唱得有板有眼,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演唱不时博得观众们欢笑声和叫好声。正值国际“三八”妇女节,演出为姐妹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让她们感受到来自节日里的别样祝福。
“惜春”——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年虽不似春那般艳丽明媚,却更胜春一筹。3月27日,天桥区文旅局老年公寓慰问演出走进桑梓店老年公寓和鼎新幸福苑老年公寓,陪伴老人们一同度过一个暖暖的午后。
独唱、器乐、舞蹈、京剧等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打龙袍》《红灯记》等戏曲选段,让在座老人看得津津有味,随声附唱;舞蹈《沂蒙颂》《父老乡亲》则以秀丽的舞姿,深情地再现了当年的岁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那一缕夕晖的映照下,这个春天更温暖了。
在这个春天里,我们要珍视脚下的热土,只有扎根生活,倾听群众的声音,百姓的文化“春天”才能常驻。
(本报记者 陈炜敏 通讯员 张雯)
新闻推荐
本报4月9日讯(记者冯瑜通讯员赵晓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