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9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在山东大厦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水生态、岩溶地质等方面专家160余人齐聚一堂共叙泉水情缘。这是自2016年以来,济南市连续第四次举办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
四年来,依托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平台,济南市在泉水景观保护、泉水文化申遗、泉水旅游开发等方面与国际友城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向世界讲述济南泉水故事,增进了友谊,极大地提高了泉城知名度,济南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为聚拢国际泉水友城添动力
已经举办的四届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每一届都内容丰富,不仅规模大、规格高,国际范儿十足,还有部分市民代表参与,亲民接地气。会议期间有现场技术交流会、泉水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从世界维度充分展示济南“品泉、赏泉、嬉泉、听泉、画泉、咏泉、命泉、寻泉、乐泉、酿泉”的泉水特色,推进了泉水文化国际交流。
四年来,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以泉水保护与泉城文化申遗为主线,为扩大济南的国际“朋友圈”注入源源动力,目前联盟城市已达25个。该会议的连续举行,不仅弘扬了泉水文化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将济南泉水的软实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聚合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的召开,济南市不断加深遗产价值的认识,逐步从自然文化双遗产向文化景观遗产的认知思维和申报策略转变,明确了以“文化景观”作为最终申报方向,并初步明确了十大类89处遗产点。
市委、市政府对“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和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2017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同时,“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按照“申遗的过程与申遗的结果同等重要”的理念,上下齐心,久久为功,持续推进遗产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一系列得力措施,也起到了实际效果。今年3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将“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函》,让广大市民和相关工作者备受鼓舞,这意味着济南市泉水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泉水保护和利用献良策
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而保护才是申遗的核心。每年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期间,济南市都会认真借鉴探讨国际、国内泉水城市在泉水保护方面的新举措,引进岩溶地下水、地质水文方面的新技术,确保泉水持续喷涌。据统计,联盟会议以来,济南市共邀请到国际国内水文地质及水生态方面的专家24位,像国际著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卢耀如,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蒋忠诚等专家,都莅临大会并就济南市泉水保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不断扩大济南泉水保护的技术含量。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综合梳理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深入做好地下水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封井限采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展开封井保泉工作,科学和精准保泉力度,实现了趵突泉等重点泉群持续16年喷涌。
为泉城济南走向国际搭平台
四年来,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已逐渐形成了资源共享平台。去年会议期间,济南市注重将外事资源下沉,实现了优质外事资源与市直业务部门和区县共享。其间,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县以“泉·城”为主题,围绕“泉·城文化景观”保护、项目招商、产能合作、生物医药、宜居康养、国际旅游交流等举办6个平行专项推介会。今年,济南市又围绕济南国际友城产能合作、友城文化旅游等举办4个平行专项推介会,而推介会的举办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如今,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会议,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国际品牌活动,也是济南构筑泉水公共外交平台、打造省会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活动的举办正加快济南泉水文化走向世界步伐,保护济南泉水文化景观,助力“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为济南市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王希涛通讯员田晓东)
新闻推荐
星辉数控生产车间家具工厂什么样?木屑尘埃漫天飞舞,人力密集型作业,加工费低廉?并不是。依托数控设备研发、软件开发...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