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街道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经四路老商埠设置了文化景观。新时报记者刘玉乐 摄
平整的柏油马路、粉刷一新的楼体墙面、情景交融的公益广告……在济南老火车站周边,处处焕发着新的容颜。火车站周边区域颜值的提升,仅仅是大观园街道创城工作的一个缩影。不论是老旧小区提升,还是背街小巷整治,大观园街道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各项准备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广泛发动“双报到”单位、共建单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因地制宜营造起良好创城氛围,确保打赢创城复检攻坚战。
提升火车站周边环境打造明亮形象“窗口”
“这条街和之前比真是变化太大了,不仅新铺了柏油马路,而且两侧的墙面也刷得格外干净。”说起通惠街的变化,市民刘女士感触颇深。除了通惠街,万紫巷西街也旧貌换新颜,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得平坦整洁,照明较差的地方也亮堂起来。火车站周边是济南市的老城区,共涉及经二路、万紫巷两个社区的20条背街小巷,49个独立居民楼、居民院及63个平房院。为把火车站周边打造成展示市中区形象的明亮“窗口”,街道对照创城测评体系具体要求,对火车站周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精雕细琢,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的环境问题。
区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济南火车站周边环境秩序集中治理工作专班”,多次与街道主要领导联合相关部门召开现场研讨会,细摸底、定方案、出台账,砸实各方责任,划定阶段推进,要求对照治理台账逐个销号。目前,升平街、通惠街、万紫巷西街等道路铺设沥青6000平方米,通惠街16号、经一路37号等院落铺设花砖2820平方米,粉刷墙面12800平方米,捆扎剪除线缆2万米,更换塑钢窗120平方米。
开展入户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创城氛围
在老商埠广场,一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景观格外引人注目,吸引着过往市民驻足拍照。为深耕厚植文明触角,街道设置了寓教于景、情景交融的公益广告,让创城入人心、出门见文明。同时结合老火车站、老商埠区历史深厚的特点,在万紫巷西街打造起老商埠文化墙,用一幅幅照片和文字讲述老济南故事。
创城工作启动以来,街道面向广大居民群众普及、宣传创城,深入楼院、楼道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卷调查入户宣传工作,特别是利用好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走进居民家中,通过发放文明手册、与居民面对面聊家常等形式,提高居民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引导广大群众规范日常行为、践行文明礼仪。
全国文明城市的硕果,离不开城管人汗水的浇灌。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街道通过组织召开会议、强化人员分工、落实日常职责等,多措并举,深化“大城管”“路长制”各项新增工作内容,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全民参与创城复检网格员成“助推器”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观园街道发动一切力量为创城复检添砖加瓦。“商埠挎包服务队”等各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持续活跃在辖区的每个角落,开展志愿服务。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的创城参与热情有了明显提高,同时确保辖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除了“挎包服务队”,刚刚成立不久的社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也成为大观园街道创城复检工作的“助推器”。这也是市中区首支社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
下一步,大观园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市、区两级部门的创城复检工作要求,查找薄弱环节,严格整改一些易反复、有隐患的问题,不断提升辖区居民人居环境,为品质市中增添一抹亮色。 (新时报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建设数字政府首先要打好基础 济南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三)
截至目前,依托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济南市已累计落地各类数据资源近6亿条,挂载各类共享数据资源10159项,人口、法人、空...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