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昱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核心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灵魂,它是一种文化的自信,它的内容体现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人的价值。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人文精神就其实质而言,是人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超越性追求。具体地说,人文精神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高度的抽象性;多层次性;核心是对人的关怀;追求并积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理性与非理性精神的综合;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不断实现;历史性等。
图书馆读者服务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图书馆学家表示,图书馆本身就是以人文作为前提的机构,所以读者服务也属于人文行为。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最终归宿。
围绕读者服务展开的图书馆学当中,充分体现了服务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也就表示,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往往都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对信息和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读者服务属于图书馆客观存在的理由,其服务对象是读者,而工作对象则是文献信息。其中人属于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内容,假如图书馆没有读者的话,文献信息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也就是说,读者本身属于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元素,图书馆的存在也就是为读者服务。
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当中,读者服务的规律永远是将人文关怀作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读者服务对人文精神有着强烈的依赖作用。因此,读者服务不仅要研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还应当具有相应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体现与创新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坚实理念。因为读者是广大图书馆员的“上帝”,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和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读者需要、满足读者需求、帮助读者实现与图书馆有关的个人价值和追求。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及时、全面了解读者对馆藏文献信息、读者活动安排、开放时间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并切实根据读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针对有特殊文献需求的读者,更是可以有重点地开展参考咨询和课题服务,帮助读者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
“换位思考”是“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和有效补充。对广大馆员来讲,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读者,他们的年龄、学历、工作情况、家庭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之所以提出“换位思考”,就是提示广大馆员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与读者交换身份、交换立场,真正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作为一名读者,会对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有什么期待、会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图书和文献等。与读者换位思考,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有效应对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处理其他突发事件,大大提高读者服务满意率和美誉度。
“保护权利”才能使社会文明得以体现。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均凭借个人身份证、驾照或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免费办理借书证、阅览证,有效保护读者个人隐私的工作刻不容缓。此外,在公共图书馆“零门槛”进入的今天,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切忌戴“有色眼镜”看人,对待每一位读者,都应一视同仁、真诚热情、微笑服务、有求必应。同时,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上,更是体现在服务特殊读者的工作中。比如针对残疾读者,可以提供送书上门或者图书快递到家等服务;针对视障读者,可以提供听书机、盲文读物以及读屏显示器等;针对偏远地区读者,提供图书流动车定时上门服务等。切实保障每一位读者享用公共文化设施的基本权利。
“和谐共处”是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的有效保障。图书馆作为一个提供公益文化服务的公共场所,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如果没有了读者,那么图书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读者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共谋进步,这是新时代对广大图书馆员的工作理念提出的新要求。言语得体、仪表得当、态度热情、不卑不亢、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图书馆馆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真正做到上述几点,相信广大读者不仅愿意经常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更是愿意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发展建设中来。
“技术创新”为图书馆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科技改变生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图书馆传统的借还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自助图书借还机、查询机、盘点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高科技、智能化的产品在图书馆内的广泛使用,不仅大大节省了读者借还图书的时间,还提高了大家利用图书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了效率和效能的双赢。
“服务理念创新”才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公共图书馆要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就必须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新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给读者提供更舒心、更便捷、更高效的阅读服务体验。
以济南市目前在建的“泉城书房”为例,这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前提,济南市图书馆总馆服务资源为基础,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创新打造市民阅读空间。“泉城书房”这一看似简单的浓缩式的公共图书馆处处体现着图书馆服务的人文精神。从初期选址到统一标准的建设完工,全面详细的资源调度配以专业的管理运营、先进的技术以及高素质的馆员服务。这些将成为济南市“泉城书房”建设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座城市的发展,很重要的是文化的发展;一座城市的文明,离不开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将大大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和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促进全民阅读事业发展,有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让城市变得更加有温度,让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 (作者单位:济南市图书馆)
新闻推荐
华交会上济南市双招双引成果丰硕,总投资96亿元的12个项目落地济南 “最好发展时期的济南”受到华商青睐
签约仪式现场(本报记者张一摄)秋高气爽,硕果飘香,泉城济南再迎盛会。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华商企业家、海外...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