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右一)深入社区检查防控工作
市中区人民医院医疗队赶赴湖北支援疫情防控
市中区召开“银企对接”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王铮 摄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市中区发扬“铁军”精神,众志成城构筑起严密防线,展现出市中区战“疫”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基层防控】
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网格化全域覆盖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社区和村是防控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市中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以村、居、小区为单位的防控隔离措施要百分之百落地”的工作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员力量不足、入户走访“门难进”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在乐山小区,社区综合党委结合小区35个庭院,动员楼组长、庭院长成立终端网格员队伍,用“熟脸”敲开居民家门,排查人员信息,大大提高入户工作效率。
这是市中区构筑网格化、筑牢防疫堡垒的一个缩影。市中区建立健全“五个一”网格化工作推进机制,划定一张不漏一楼、不漏一院的居民分布地图,同时建立一套区、街、村(社区)、终端网格的网格体系,组建一支由基层现有工作力量、区直部门(单位)1000名党员突击队员、市直机关服务队党员干部等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队伍。形成一张包含家庭成员基本信息、是否有省外经历、是否有发热症状等内容的基本情况表格;制定一个关于摸排上报、应急问题处置的网格化管理办法,实现网格化全域覆盖。
【全员战“疫”】退役军人主动请缨青年志愿者冲上一线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市中区筑起的防疫“铜墙铁壁”愈发坚实有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战“疫”行动中。涌现出一批批甘于奉献的青春先锋队、退役军人“兵团”、“草根”志愿团队,形成全区“一盘棋”的抗疫大格局。
作为中心城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股股青春力量同样在市中区防疫战场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在舜耕街道,市民林硕通过共青团市中区委线上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令,加入舜雅社区参与防疫工作。据了解,共青团市中区委深入对接各街道办事处,针对社区、村居防疫检查站点人手紧张问题,第一时间招募167名青年志愿者到岗到位。
2月2日一大早,法建兵像往常一样戴上口罩,抓起对讲机和记录本,准时出现在党家街道党西村主要出入口,对进出村的人员和车辆测量体温、查看身份证件。作为济南世宝特民族救援队副队长,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在疫情面前,像法建兵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市中退役军人还有很多。陡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秉臣主动请缨加入抗“疫”队伍,即便头痛贴着膏药也一直默默坚守;七贤卫生院主任臧文超投入到高速公路兴隆收费站全天24小时执勤,对进济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退役军人专职联络员王琪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疫情他没有请过一天假……
【党员带头】
成立187个临时党组织千名党员包挂街道
党员带头,万事不愁,这是一个被无数次实践验证的宝贵经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中区深入开展“党旗飘扬、党徽闪光、党员做先锋”行动,组织引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辖区17个街道的社区、村居,迎难而上、冲锋在前。
市中区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后,要求各级党组织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战时措施”。市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带队到社区、企业、医院督导防控工作,各级各部门快速运转,从上至下高效联动。
面对疫情来袭,市中区各社区、农村党组织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积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成为团结和带动群众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市中区17个街道党工委在防疫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187个,充分发挥好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将党的组织建立在防控的一线。
春节过后,市中区结合“双报到”工作,组织区直部门(单位)党组织根据联系社区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党员干部到社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64个区直部门(单位)党组织的418名党员,深入社区配合做好宣传、消毒、疫情排查等工作。2月3日起市中区各机关党组织选派1000名“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党员突击队员,赴包挂的17个街道,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市中区委组织部面向全区招募100名“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党员应急突击队队员,战斗在最前沿、挺立在最前线。
【护航发展】
提供管家式服务开通高效“绿色通道”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市中区第一时间行动,全力靠上调度,群策群力为企业复工生产保驾护航,护航发展凸显“市中温度”。近日,西门子变压器公司向市中区相关部门反映,该公司有2台出口变压器产品通过上海港发往澳大利亚,需要打通省际间物流。由于目前尚处于疫情期间,“跨省通行没有相关证件”“司机跨省入境需要隔离14天”等成为物流运输期间遇到的难题。
复工有难题,市中区一呼即应。2月14日下午,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立即牵头召开西门子物流问题专题调度会议,同步并行、加快协调推进跨省通行证办理与上海港转青岛港发货两个方案落地,通过各种渠道打通西门子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运输出海的高效“绿色通道”。
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顺利开展,市中区实行24小时复工复产咨询值班制度,增设4名专职工作人员全天候保持通讯畅通,全体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工作群、邮箱邮件对提交复工申请的企业进行分发、审核、办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
针对已提出复工申请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区工信局班子成员深入企业、厂区,主动了解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行政审批方面,设立“双主动”机制,即企业主动联系街办、部门园区主动联系企业的双向互动工作机制,审批速度较初始模式提高50%以上,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高速高效的“一条龙”式服务。 (新时报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疫”前线有英雄,战“疫”后方更有大爱。疫情照出了人情冷暖,也照出了济南企业的大义和担当。短...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