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济南市交通运输系统在战“疫”大考中,承担了关键角色。截至2月20日,全市高速公路、国省道、机场、火车站79处交通出入口累计筛查入济人数400.5万人次,占全市常住人口的近一半。来自湖北医学留观338人,非湖北发热人员医学留观113人。累计排查送往各县区定点宾馆留观388人,居家留观30042人。公路出入口筛查车辆累计185.8万辆,劝返外省车辆累计35076辆,其中湖北688辆。
公路万人守护73个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出入口
时针拨回到大年三十,山东快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除夕的意义不言而喻,可面对疫情,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贾玉良会同春运保障相关负责人,连夜叫来了相关单位的50余人,部署防疫任务。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汤晓联系卫健委,协调了900支测温枪,连夜发放到各区县。
当晚,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处处长夏涛正在威海老家。接到通知后,作为公路牵头人的他,在老家遥控指挥,电话接连不断,几个小时集合起了交警、卫健委、城管、区县街办等多部门组成的45个工作专班。大年初一一早,45个专班,上千人的队伍分布在济南的45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峰负责牵头,带着上万名公路人,在济南共计73个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监测点“风餐露宿”,不放过一例异温者,守护济南的公路大门。
铁路各区县统一接站“一站式服务”不漏一人
2月10日,济南市各企业相继复工,铁路返济是不少旅客的首选之一。2月9日晚,济南市交通运输局铁路处处长袁玲与相关负责人紧急商定,直到10日凌晨5点,拿出了一份火车站到站旅客接驳方案,包括8条防控措施。
当前,通过铁路返济的旅客接驳方案越来越优化,所有出站旅客由各区县统一接站,接送到各区县中转点登记后,由相关街办、社区负责把旅客直接送到家。省外旅客,会下达“居家隔离14天”通知书;省内旅客,也会不定期复查。
在济南各火车站出站口,都会有专人把守。对于没有区县工作人员带领的旅客,将被拒绝出站,以做到100%监测,不漏一人。铁路返济的大门,就此筑牢。
机场“黑科技”查验身份出站后各区县“认领”
除公路、铁路外,民航也是返程旅客的一大选择,更是不少外省返济旅客的首选之一。
大年初二起,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机场和航空管理处处长于洪就牵头机场、机场海关、市疾控中心等部门,共同研究旅客出站监测流程。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发热旅客,他也联系了120急救中心,建立了针对机场发热病人随叫随到的救援保障机制。
此外,记者了解到,济南机场还新上了“黑科技”,通过人证核验反逆行闸机和红外热能测温仪,实现对于旅客身份查验,以及体温的快速监测,避免人员聚集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2月13日10时起,济南机场启动统一接站服务,各区县工作人员在出站口设置登记点。返济旅客登机后,由工作人员统一送出站,填表后发放“旅客通行证”,工作人员会确定送上车。确定登车后,相关信息转交给目的地相关街办、社区,社区人员进行服务或下发“自我隔离14天通知书”。
(新时报记者李尚隆)
●短评
城市“守门人”守住生命安全线
疫情防控是一场联防联控的全民战争,各条防线忠于职守,方能守住生命防线。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疫情防控的总要求。而守好交通线则是“外防输入”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交通各战线按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原则严防死守,迅速行动,为城市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切断病毒传播路径,用中央指导组的说法,就是“关掉水龙头”。在疫情之下,往来的人流和车流,无疑是新冠肺炎蔓延的巨大风险点,是至关重要的“水龙头”。这个“水龙头”关得好不好,密不密实,直接关系整座城市的疫情防控战局状态。为了关紧“水龙头”,交通战线从普通职工到党员干部,和时间赛跑,冲锋在前。
疫情考验着所有人,更考验着党员干部。重大考验面前,更能识别干部。好干部重在一个“实”字,说实话干实事;好干部重在一个“情”字,真正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人民当家人。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气可鼓,不可泄,各条战线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如一,带领人民一鼓作气,一起打赢这场艰苦的战争。期待泉城交通人,与其他各条战线一起,守护好济南人民的健康门、安全门。(熊苗)
新闻推荐
2020年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守牢济南的“大门”是做好“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口,济南交通运输系统在战...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