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入刑以来,国家法律、法规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力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少数人对酒驾仍然心存侥幸,置法律和安全于不顾,致使涉酒交通事故的发生。
近日,高新区法院刑事审判团队选取了2017-2019年审结的危险驾驶犯罪案件进行调研。通过分析,目前,危险驾驶罪案件改变了刑事案件的原有结构,成为案件数量最多的罪名,危险驾驶案件数量逐年攀升,犯罪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法官表示,通过统计分析危险驾驶案件的审判情况、特点、产生原因等,以期对危险驾
驶案件的预防提供有益借鉴。
醉驾典型案例
案例1:醉驾欲逃,拘役、罚款!
2018年7月7日21时许,被告人张进酒后驾车沿二环西路高架桥由北向南行驶至济南市106医院下桥口时,适遇公安人员在此设卡检查。在执勤公安人员示意停车接受检查时,张进却继续驶离欲逃避检查,后被公安人员破胎截停。经鉴定,张进静脉血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277.9毫克/100毫升,已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法院经审理,以张进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案例2:撞死三人,判刑、赔款!
2018年12月20日晚,被告人刘某某饮酒后驾车外出时,撞倒其前方并排行走的张某珍、朱某伟、赵某,造成张某珍、赵某、朱某伟当场死亡。经鉴定,刘某某血液中乙醇成分含量为220± 9.3毫克/100毫升。交警部门认定刘某某醉酒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没有降低行驶速度、没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珍、赵某、朱某伟不承担事故责任。
法院经审理,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7年。附带民事诉讼,被告刘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共计100余万元。
案例3:撞人逃逸,判刑、赔款!
2017年7月3日4时39分,被告人刘某某在驾驶证扣留期间饮酒后驾车与行人李玉发生碰撞,造成李玉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刘某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李玉不承担事故的责任。事故发生后,刘某某驾车逃逸。案发当天,公安机关将刘某某抓获,经鉴定,刘某某的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155毫克/100毫升。
案发后,李玉的亲属提起民事诉讼。2017年11月7日,历下区法院判决刘某某承保单位赔偿死亡赔偿金11万元,刘某某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各项损失62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刘某某赔偿了部分损失。法院认为,刘某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且系交通肇事后逃逸,刘某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有前科,酌情从重处罚。刘某某认罪悔罪,且对被害人近亲属进行了部分赔偿,酌情从轻处罚。法院依法以刘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法官建议
危险驾驶应严防严打
危险驾驶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因醉酒驾驶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频发,预防和减少危险驾驶犯罪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分必要。法官建议,结合危险驾驶案件频发的原因,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法治观念
一方面应在线上和线下加大对危险驾驶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守法意识。另一方面应当在饭店、夜市等易饮酒的场所发布危险驾驶行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使潜在的危险驾驶者认识到危险驾驶行为的危害性。最后,在驾校的考试中,增加危险驾驶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和考核,使学员自觉形成“饮酒不开车”的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将危险驾驶行为扼杀在第一道防线。
加强执勤执法常态化和灵活性
公安交警部门一方面应继续严格执勤执法,通过严查日常化、常态化打消部分驾驶人员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检查醉酒驾驶的时间和地点应该具有灵活性、随机性,对心存侥幸的酒驾人员的检查“出其不意”。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和规范代驾行业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公交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扩大辐射范围,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此外,应对代驾行业进行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建立统一的代驾平台,培训代驾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人们在饮酒后也可以安心、放心地选择代驾服务,从而有效减少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
加大违法犯罪成本
现阶段对危险驾驶案件进行审理时,罚金的数额一般与拘役刑期相对应,这可能会导致经济条件较好的被告人得不到足够的惩戒。因此,在今后的案件审理中,对罚金的适用应当具有弹性,要充分考虑被告人的家庭、经济等情况,综合评判后确定罚金的数额,以更好地发挥法律的惩戒作用。同时,对于即使未达到立案标准的危险驾驶行为(如酒后驾驶机动车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100毫升),也要纳入社会征信管理体系,严格管理,强化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协调联动,使驾驶人员自觉抵制危险驾驶等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延伸阅读
醉驾的成本,你真的承受不起!
法律成本
饮酒驾驶,即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即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进行刑事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触犯刑法,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按“危险驾驶罪”定罪。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征信成本
一旦醉酒驾车,就触犯刑法,当事人的犯罪记录伴随终生。而一旦有了犯罪记录,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招飞政审难通过。
经济成本
一旦醉驾,当事人很有可能被单位辞退,这种情况下单位不会给予补偿。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为酒后或醉酒驾驶,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不享受国家有关工伤保障。
时间成本
喝酒后开车,如果不出事故,驾驶人会被处以10天拘留至6个月拘役;如果发生事故,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
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将赔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
家庭成本
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心理阴影。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将伴随终生,子女考公务员、上军警校、入党等会受到限制。
社会成本
办理移民签证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否则拒签。而醉驾犯罪记录会伴随终身。受到刑事处罚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短评 侥幸心理要不得!
酒驾猛于虎!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有部分人算不清这其中的经济账、安全账、责任账,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虽然交警查处力度加大,但在客观上仍无法实现对酒驾的无漏洞查处。一部分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危险驾驶行为后果的严重性,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还有部分人对自己的酒量和驾驶能力过于自信,认为即使喝了酒也不会影响开车,不会增加事故风险。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幸运”眷顾。只有当受到法律惩罚,才知道自由的珍贵;只有当躺在病榻上,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特别是酒后驾车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止是醉驾者受到法律惩罚,背后可能会有多个家庭因此离散。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对饮酒情有独钟。适当饮酒,交流感情,愉悦身心,但切勿让好事变坏事。法律的惩戒效果不在于其严厉性,而在于其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切实织密酒驾违法行为查控网,才能确保所有酒驾、醉驾行为“无处藏身”。只有让“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根植于心,治理酒驾醉驾工作才能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报记者侯月)
新闻推荐
多位市民拨打12345热线感谢环境执法人员 以群众诉求为令 保泉城生态健康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区分局联合城管、交警等单位开展利剑夜查行动。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区分局对奥体中心餐饮单位...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