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的“团圆粿”
每到暑假,南方农村都要忙着割稻、插秧。最热的那几天,活儿都要紧锣密鼓地干完,所谓“双抢”,要和老天爷抢时间,人忙得都头朝下了,自然没空买菜、做饭。妈妈有“绝招”,蒸一碗梅干菜在饭架上,饭熟了,菜也熟了。
每次一开锅我和姐姐都会唉声叹气:唉!又是梅干菜!
外地人觉得梅干菜一定好吃,其实要分怎么做。梅干菜特别吸油,若和红烧肉一起烧,梅干菜吸饱了肉和油的香味,油乎乎亮光光,确实好吃。干巴巴蒸一碗梅干菜,搁嘴里就像咸草棍,难以下咽。
除了梅干菜烧肉,妈妈做的梅干菜剁肉也好吃。把梅干菜和瘦肉一起剁,菜和肉充分“交织”在一起,和饭一起蒸,开锅了,就是菜肉融合的扑鼻香气。
妈妈还有一道拿手菜:“独杀鸡”。把鸡收拾干净,抹一点盐,放在一个大瓷碗里蒸,鸡的汁水一部分淌到碗里,一部分留在鸡肉里,鲜美极了。妈妈说小孩子到了发育的时候一定要多吃“独杀鸡”,而且要一个人把一整只鸡吃完。最好要把汁水也喝了,这样最有营养。那时候我不知道吃了多少只“独杀鸡”,每次吃得心满意足,实在吃不下了,还剩下鸡爪、鸡头、鸡脖,不想吃了,妈妈和爹爹才会吃。
妈妈说自己喜欢吃鸡脖子,爹爹说自己喜欢吃鸡头。鸡头呢,下巴那儿还有点肉,爹爹会把鸡下巴撕下来给妈妈吃。
妈妈做的红烧蹄膀也最好吃。蹄膀中间部位的“葡萄肉”口感最好,总是归我和姐姐吃。为啥叫“葡萄肉”,恐怕是因为蹄膀上的这个部位类似人小腿肚上的肌肉,圆而紧致,形似葡萄,故而得名。妈妈最爱吃的不是“葡萄肉”,是蹄膀里肥的那部分,是蹄膀的骨头。
妈妈最爱吃的,都是边边角角,都是我和姐姐不爱吃的。妈妈最爱吃什么?其实我们最爱吃的,妈妈也最爱吃,妈妈只是舍不得吃。有一样菜妈妈确实不爱吃,泥鳅和黄鳝,我的五个阿姨一个舅舅,全都不爱吃。但我和姐姐都很爱吃,妈妈就时常给我们做,“浑鳅”肉糯适合蒸,“扁鳅”肉硬最好油煎,男孩要多吃黄鳝,“多吃长筋骨”。就是现在我回老家,妈妈也一定要上街买几次泥鳅和黄鳝。
一直到现在,一桌菜上桌,妈妈还是吃边边角角,直到我和姐姐把鸡腿、把“葡萄肉”按到妈妈饭碗里。有一年妈妈和爹爹来济南,我带他们去吃鲁西南特色菜,爹妈都很高兴。吃着吃着,妈妈说:你看你爹,吃得那么认真。爹爹说:你看你妈,吃得这么带劲。
我突然心酸极了,一边笑着一边拼命忍住眼泪。 (新时报记者钱欢青)
新闻推荐
姐姐擦车,两个妹妹前来帮忙难得碰头一次,三姐妹在车里开心地聊着家常中午三姐妹一起在公司餐厅内用餐大姐出车,两个妹妹向其...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