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第3个全国“无走失日”,社工李明叶和鲁亚丽在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了一天,共对15名患有失智症(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家属做了登记,免费发放防止老人走失的黄手环。当戴有手环的老人独自外出时,周围人可一眼辨别出老人是一名失智症患者,手环上印有的二维码里包含老人相关信息,市民可通过扫码获取联系方式及时通知其家人。
在济南最早发起社区失智老人关怀计划的李明叶看来,患有失智症的老人佩戴黄手环,在安全性上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失智症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然而,大多数失智症患者家庭对老人出现糊涂现象重视度不够,甚至有老人也难以自我接受病情。计划开展5年来,李明叶和鲁亚丽几乎每周都要进入社区开展活动,让更多家庭提早发现认知症病征并予以预防,减缓失智症老人病情的发展。
其实,老人手腕佩戴黄手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将其摘掉的可能性。李明叶说:“预防是失智症最好的治疗方式。”然而,他们发现,有很多家庭老人已经出现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家人却不以为意,通常以为老人上了年纪就会糊涂。另外,还有部分患病老人也因病耻感,不愿筛查这种病征。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初期,老人的精神状态还没有完全模糊,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改善健忘这种现象。每个人都会老,我们希望这群特殊的老人不被疾病压垮,还有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生命力。”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十几名社工,定期去到济南的各个社区,义务帮助社区内的老人益智健脑,借助道具进行一些小游戏。“社区服务最开心的就是老人开怀大笑的时候,通过这些活动,就好像帮他们找回了一些快乐和记忆。”李明叶说。
鲁亚丽目前是该项目负责人,她清楚记得,甸柳小区有一名80多岁老人患有失智症,不记得以前的事情。老人随后参与他们在小区举办的一路同行延智健脑互助小组活动,“老人的兴趣是爱好唱歌,我们让她参加音乐疗法,并进行同感训练和击鼓传花游戏,训练了不到一年,老人说想起了以前上学时老师教过画画技巧。”
目前,济南基爱社会服务中心志愿者有十几名,而参与关怀失智老人公益项目的仅有鲁亚丽和李明叶。在给患者家属提供相关资讯和进社区进行宣教活动时,人手往往有些不足。
“关怀失智老人方面的工作比较专业,更需要耐心,我们通常不会邀请大学生或者社会上其他志愿者。他们不了解老人患病后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鲁亚丽说,他们更希望患者家属能成为志愿者,“家属有照顾失智老人的经验,做志愿者会更加感同身受。”成为志愿者后,他们需要定期探访社区内失智老人,协助开展失智症教育和倡导的社区活动。
除了志愿者,鲁亚丽还期盼有更多的爱心企业能够加入他们。“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给我们免费提供了200多个黄手环。每一个手环都需要成本,希望有热心企业能帮忙赞助。”(新时报记者郭梦桐丁国彬)
新闻推荐
陈永强讲解小区停车情况。区直部门现场解决问题。党员赵建敏了解群众诉求。“居住在解放路街道,噪音扰民、污水泄...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