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历城启动“双名培植”提升教育品质百名名师各有所长和闪光点
在唐王镇北殷小学从教7年,“焦虑”这个词上次来临时,是3年前。那时,杨洋从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变成了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新转变让她有点“找不到感觉”。把焦虑缓解了的,是“名师”。
2020年,杨洋依旧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突如其来的疫情、新教材、没有平行班做参考,几个因素叠起来,“焦虑”又来了。这次击退焦虑的,还是名师。
在学习路上,学生们需要老师指引。对育人者的老师们来说,前进路上同样需要引路人。在历城区,有一支百人名师队伍,他们是老师,也是老师的老师。在名师团队,他们“打开眼界”“互相切磋”,在带动老师成长上,他们把最大的能量辐射到全区每一位老师身上,进而提升区域教育教学水平,最终惠及每一位学生。炼成“名师”至少3年
“名师”是怎么炼成的?历城教研中心教研员孙秀芹印象深刻,即使距最初的选拔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
孙秀芹与小学语文教学打交道,已有28年。2015年,历城区开始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名师”人选。孙秀芹还记得当时的“门槛”和激烈程度:“在全区海选,所有够条件、够年限的都可以报。”
从报名者中先选出了170名种子选手,最终能成为“名师”人选的只有100人,这期间,要通过培训、外出学习、层层考核的方式进行筛选和淘汰。
“培训就长达3年。”孙秀芹说,其实,真正成长的时间不止3年。培训的方式有很多,让孙秀芹印象最深的还是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的学习。“大开眼界”是孙秀芹的感叹。在名校学习中,孙秀芹不仅看到了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触动她的还有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扎实到追究每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一线城市,工作节奏非常快,孙秀芹也看到了名师专家们的工作状态:“时间真的是如海绵里的水,他们每天的工作强度和效率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孙秀芹的视野和专业都在成长。“很多一起去学习的都有这样的感触:活到老学到老,如我,50岁了,有老本也不能吃老本,你鲜活了,才能带动更多的老师鲜活,最终让学生们鲜活。”
2019年,孙秀芹正式成为历城区“名师”,并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其他名师一起,为全区近2000名小学语文老师搭建成长平台、提供成长帮助。唐王镇北殷小学的语文教师杨洋,便是受益者之一。
“百团作战”才能百花齐放
有人善研究,有人喜总结,有人抓细节,有人重宏观……百名名师中,每人都有各自所长和闪光点,相同点是“名师制”让他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作为名师队伍中的一员,历城教研中心教研员王勤海也成立了他的工作室。“名师是一个大团队,我们各自的工作室又是一个个小团队,小团队中再下设团队,最终把所有的学科老师包纳起来,‘百团作战’才能百花齐放。”
王勤海的工作室下就设立了四个“团”:教学设计团、课堂教学团、宣传团、命题团。王勤海负责的是初中英语科目的教师,他还在酝酿中的一个“团”叫“教师才艺团”,学科老师们除了所教科目外,肯定各有所长,比如有人爱美食,有人爱唱歌,有人爱时尚,那就各自发挥出来,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用老师“意见领袖”的力量引导学生们对英语产生兴趣。
无论是“大团”还是“小团”,王勤海觉得成“团”后很多工作可以联合行动,互通有无,培养教师成长外,也让区域教育可以共享资源。
唐王中学是历城区最偏远的农村学校,对于英语,老师们在教学时觉得“没动力”,因为学生们“不愿学”。学生们不愿学的原因是“不懂”。
王勤海最擅长的是研究方法,摸索其中的规律。把句子的规律、音标的规律告诉学生,学生们懂了就会爱学,老师们教起来带劲,也会有自我成长的动力。现在,唐王中学的英语学习蒸蒸日上,靠的就是名师团队之间的互助和共享。
127名“名师教导员”为教师护航
名师,是“领头羊”,关键时刻,是利剑。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教与学都变得跟以往不一样。2月初,历城区教研中心就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名师教导员团队”,除了100位名师外,还从9个骨干工作坊中遴选了27位志愿者,组成了127人的志愿者队伍,作为延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的“名师教导员”,承担协助市教研院录制视频课、给所负责的学科的老师指导和答疑、制作学科微课和教学课件以及推广各学校老师们的好做法和课例等等工作。
每一项工作归纳起来不过十几个字,真正落实实施就是每一个“5+2”“白加黑”的日子。
电脑、手机关不了机是很多名师教导员工作的共同感触。以“录课”为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体会。
历城区洪家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季英华也是名师中的一员。疫情期间,济南市录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150节左右,其中历城就为之录制了50多节。
空中课堂跟现实授课不一样,现实中授课“不留痕”,空中课堂要精益求精,有一秒的杂音或者一个词汇的发音错误都要推倒重来,所以,每节课都要录制几十遍,直到提交前,都在反复修改中。
无误只是空中课堂的最低要求,创新、实用、有用是名师们需要突破的课题。
居家学习时期,劳动是家长和学生们都在关注的话题,如何录好一堂劳动课?季英华说,在劳动课中,让学生们栽种一盆绿植或者DIY一个家居物件这都是最基本的,课程在设计上还要与知识的运用结合起来。比如观察绿植每天长高多少,这是与数学结合,绿植的每个部位用英语如何表述,以及把整个过程写成一篇感想,这又是与英语和语文结合。“看似简单的课程,背后都是思考。”“双名培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5年,历城区启动“名师”选拔,通过三年培养、一年考核,百名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人选, 2019年7月被正式命名为历城区名教师,并组建各自学科工作室,交由历城区教研中心全面考核管理。
名师工作室成员由名师所在学校优秀教师和其他单位有意愿的教师组成,一般4—6人,但其中至少要有两人是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除了人数上的要求,这些名师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历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延芳说。
名师工作室要研究制定工作室管理办法、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共同确立工作室研究课题,并争取在区级以上科研部门立项;工作室成员中每年至少有1人获得年度教学评比区级及以上奖项;工作室每学期到外校送教送研至少3节;工作室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交流活动等等。
历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新生介绍,2020年起,历城区将实行“名师名校双培植工程”,通过项目化培训,全面加强对100个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实现工作室内部和区域教师的梯级快速成长,同时将引入一定的区外名师,培植一批“本土”名师,打造一批在市域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义务教育名校,以“双名培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历城教育品质。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世彩)
新闻推荐
济南市教育局局长王品木 全体中学生或近期返校 建议8月1日前放暑假
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品木昨天下午,正在参加济南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的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教育...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