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段婷婷
通讯员 肖明忠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为有效落实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近期,济南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济南市台港澳办与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协调22个市直部门、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出台《济南市贯彻落实“26条措施”办事指南》,明确“26条措施”在济南落地责任单位、办事程序和联系方式。
为让济台胞台企轻松享受“26条措施”的便利和实惠,办事指南逐条逐项细化落实,明确责任部门、政策依据、标准条件、办事流程和咨询窗口,让台胞台企看得清楚、用得明白,切实增强台胞台企获得感。
办事指南内容涉及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包括台资企业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大陆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参与大陆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与大陆企业同等投资航空客货运输、可投资主题公园、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台资企业集中地区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可向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申请担保融资等服务、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享受贸易救济和贸易保障措施等。
济南市台港澳办统计显示,2019年,济南市新批台资项目29个,增资项目2个,总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8个,合同台资额3.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4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全市现有港资企业553家,实际利用港资447亿美元。
办事指南的发布将促进在济台企台胞更加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帮助台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同时,继续为台湾同胞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营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条件,促进融合发展,保护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首次欠缴垃圾费,改了就不罚 济南推全国首份行政处罚“四张清单”,涉城市容貌等87项
日前,济南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全国首推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推进包容审慎精准监管。16日上午,济南市举行“12项...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