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网格员,穿梭于楼宇社区间,服务于最基层。每天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更要学会微笑,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调节好自身认知的方式,才能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群众……”近日,历下区趵突泉街道泺文路社区网格员刘红梅参加街道组织的“悦养心灵”网格员社会心理服务培训班后收获颇丰,对网格服务工作信心满满。
众志成城齐参与,春风化雨润民心。为加快推进文明趵突泉、健康趵突泉、平安趵突泉建设,趵突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社会心理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同步推进,通过实施“健康趵突泉”三年行动计划,织密心网、汇聚心力、守护心安,依托“红心联盟”社会心理服务品牌,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街道通过电话、微信、现场咨询、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为辖区群众开展社会心理服务3万人次,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提高站位三级联动“泉力”打造“心”阵地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趵突泉街道高度重视,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路线图,成立领导小组,压实责任链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高标准建设社会心理服务阵地。
在依托综治中心建设心理服务工作室的同时,街道设立6个社区心理咨询室,为群众打造“安心居”;鼓励网格内各医疗卫生机构、驻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社会组织等设立心理辅导室,对接格内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为居民构建“暖心格”……一份清晰的路线图,旨在搭建起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真正实现“5分钟社会心理服务圈”,让有需求的群众可以更便捷地找到“心灵的港湾”。资源打包惠及群众凝聚最强“心”力量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街道多方汇聚人才资源,组建“专家+志愿”红心联盟服务队,通过两种力量的聚合,全方位打造街道社会心理服务“最强大脑”。
街道着力发挥资源优势,邀请齐鲁医院、省中医等大型综合医院,省医学科学院等医科院所,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等高校资深社会心理服务专家以及街道党建、政法、民政等口面负责人担任专家组成员,成立趵突泉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对街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整合辖区资源,链接趵突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社区医疗机构、山东省懿恒心理研究所等,联合山东美术出版社等“双报到”单位,以社区心理咨询室为平台,在社区组建“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复合型“心防”团队,采取“四社一心”联动服务方式,常态化巡回开展情绪疏导、心理辅导、困难纾解等心理帮扶志愿服务,全时守候群众心理健康。
长效机制“订制服务”精准守护“心”健康
社会心理服务不可一概而论,“私人订制”让服务亲民更暖心。趵突泉街道坚持精准施策,按照一般人群重在科普、特殊人群重在干预的原则,线下、线上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具有趵突泉特色的“红心联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街道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线下依托网格化管理,线上依托“泉心愿”,以服务辖区妇女儿童、老年人、青少年、计生特扶家庭等为重点,随时随地提供分级分类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充分利用“创客沙龙”“半月剧场”、四点半课堂等为空巢老人、妇女、流动儿童等人群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纾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并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科普宣传和心理健康评估,入户心理干预上千次。
为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地落实,街道建立心理服务运作长效机制,由街道心理服务工作室逐级链接社区心理咨询室、各场所心理辅导室等15个服务平台,强化心理服务信息互通,建立“前端普遍服务、中端监测预警、末端精准干预”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将心理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夯实网格“微治理”基础,以更贴心的服务惠及辖区群众。
(本报记者李冬阳通讯员卢靖雯董晓晴)
新闻推荐
融媒小蜜蜂叮叮文明实践小专员咚咚历下融媒体中心实景历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讯员供图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