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新
编者按:校长每天要面对众多孩子,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他们的目标。那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校长们又是如何看待、如何破解呢?本报携手济南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推出“家庭教育校长(园长)行”活动。每周一位校长(园长)作客本栏目,结合自身工作案例和家庭教育理论,为家长们出谋划策。扫描文末二维码,您还可以登录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家庭教育频道收看精彩视频。欢迎更多校长或园长,来这里开坛论道,为家长指点迷津!
想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应该让他养成哪些学习习惯?教师子女为何大多学业有成?一线执教近30年的毛利新,曾获得齐鲁名师称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作为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的她,对这些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意识支配行为,寻求好习惯不如培养好意识
家长寻求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奢望有一套程序,作用在孩子身上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是,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受到周围一切因素的影响,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制造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所以,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更多地应该去学习思维,而不是方法,也就是要重视战略而不是战术。
习惯很多时候表现为行为,行为靠意识支配。寻求好的行为习惯,不如先培养良好的意识。对一个孩子而言,需要培养安全、责任等很多意识,但最基本的是规则意识。如果一个孩子有了严格的规则意识,他就能清楚地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当然,即使知道要做什么也不能保证一定取得优异结果,但至少不会沉迷于不合规则的事情中。
跟孩子交流没有诀窍,要尝试体验他的感受
关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我最认可的一点是悦纳。悦纳孩子,能实际做到的家长少之又少。
孩子刚出生时,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就好。两三岁了,很健康,家长就开始攀比孩子是否会识字、数数。上学了,只有考试取得好成绩,家长才会奖励孩子好吃的好玩的……渐渐地,家长对孩子的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改变了爱的初心。孩子一旦达不到要求,家长就会产生不满,引发家庭冲突,甚至导致亲子关系僵化。
爱孩子就要给他纯粹的爱!悦纳我们的孩子,无条件地去爱他,倾听他的想法,指引他的道路。因为只有当你蹲下时,才能在孩子眼中看到真相。跟孩子交流没有诀窍,就是尝试去体验他的感受。
没有不管就优秀的孩子,家长要把教育做早做细
很多人认为教师家庭的孩子大都学业有成,实际上,做老师的往往不能很理智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见过太多优秀的孩子。由于老师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自家孩子大多数是发展良好的。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夫妻两人要在认识上保持绝对一致。教育方法可以不同,但目标必须一致。
经常听人说别人家的孩子不用管就如何优秀,我想,那些孩子的父母不是不管,而是抓住了事物本质,把教育做早做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勇往直前。在先天基因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家长应有教育意识,教育不是等孩子上学后才开始。其次要有教育方法。比如给孩子讲交通规则,不要说走路不靠这边,而要清楚地告诉孩子要靠右边。教育的细节,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判断和思维方式。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其不可重复。所以,所有的方法都是可借鉴不可照搬。无论如何,我都相信,家庭教育的责任、意义要远大于学校教育。
(口述:毛利新 整理:周瑛)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新闻推荐
“济泰同城 畅游泰山”优惠年卡正式发行泰安等8市市民将享受济南公园年票同城待遇
本报9月1日讯(记者刘烨)今天上午,泰安市在济南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济泰同城畅游泰山”优惠年卡。记者从发布会上了...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