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济南市槐荫区外海中学的一名教师,女儿文文放弃保研机会,去了国外读研,现在读研二。回想孩子的成长之路,有诸多惊喜也有些许遗憾,总体来说,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有益的阅读。
我喜欢阅读,沙发上、床头上、餐桌上随意摆放着书籍和报刊杂志,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阅读。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阅读。阅读,成了我家的一种常态,饭后睡前、周末假日,每人捧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沉浸其中,感觉生活是如此美妙静好。
孩子不到一岁时,我就买了一些能够引起孩子视觉注意的画本,孩子被这些绚丽多彩的绘本吸引,我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虽然多数时候,孩子乱抓乱拽,经常将书撕掉,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她对书本的兴趣越来越大。
上了幼儿园后,除了绘本,我把一部分阅读时间换成了听读磁带故事,每晚给孩子放磁带听故事。每到周末,孩子就会把听到的故事讲给我听,虽然故事很长,有的字音咬不清楚,但孩子稚嫩的童音中流露的是她对听觉阅读的喜爱。
到了小学,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把选择书的权力交给孩子,让她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当然,我会稍作推荐,引导孩子读她能接受的名著;到了小学中年级,我还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学习精读,教孩子批注式阅读,从文学作品到历史著作,从孩子所阅读的书中挑选适合精读的引导孩子批注阅读,孩子养成了提笔阅读的习惯。
我经常跟孩子共读一本书,每每读完就交流彼此的感受和对人物角色的评价,交换彼此喜欢的句段,有争执也有共鸣。从与孩子的交流对话中,我也能更加了解孩子看问题的视角和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也为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我学会了如何引导学生学语文、读课外书,与学生们相处更加融洽,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疫情期间,孩子一人在国外独居一室长达半年,孩子自己购物、做饭、上网课、锻炼身体,处理林林总总的杂事和突发事件,自我调整心态,勇敢坦然地面对困难和孤独,过得很充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她从小酷爱阅读,从书中获取的能力和力量吧。
(济南市槐荫区外海中学教师 孙艳霞)
新闻推荐
“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相信老师的专业性、多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工作,才能在孩子成长遇见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有效...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