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名孩子的“班主任”、丈夫被调任火神山医院、高三学生的“母亲”,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这就是济南市师范路小学教师韩澄的人生“关键词”。
当丈夫在疫情一线与病毒进行生死较量时,她在后方默默以另一种方式迎战“疫”考,一边照料老人、孩子,一边做好45名孩子的班主任妈妈,承担起“疫情防控”和“线上教育”的责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一名军嫂式的坚韧,也是一位教育者的坚守。今年,她因突出的事迹获评“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丈夫援鄂抗击疫情
她在后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回想起丈夫被调任至火神山医院的场景,韩澄笑着说,就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那天早上,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准备吃早餐,丈夫突然接到上级“立刻出发,立即赶往武汉正在建的火神山医院”的电话通知。“说实话,孩子当时要面临高考,我很希望有人能帮我分担一下。但是只要国家有需求,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前。”
虽然时刻挂念着远在武汉的丈夫,韩澄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作为班主任的她,每天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健康,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动向。在全面摸排的同时,她积极承担空中课堂的线上教学任务。此外,作为教研组长的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同组老师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搜集筛选相关资源。
线上教学期间,她对学生不定时提出的问题给与及时解答,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一对一进行线上辅导。当发现有个别学生的家长因为复工复产,不能在家中陪伴时,她便肩负起管理的责任,确保学生度过平安、健康又充实的假期。
家国情怀是小家庭“主旋律”
愿为每位学生做好正向表率
当韩澄在努力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时,并未主动透露丈夫援鄂的信息,更未以此为理由为自己推辞工作或降低工作质量。直到2月中旬,在单位的一次摸排调查中才让一切为人所知。
其实,在韩澄看来,自己的“不声张”并不是刻意低调,而是将之视作“理所应当”和“自然而然”的事情。韩澄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是工程师。虽然父母很少会讲“大道理”,但韩澄早已将父母热情、敬业的形象刻入脑海。
而韩澄的丈夫常常挂在嘴上的两句话是“人不能忘了根”“咱们是党的人”。这不是两句虚话,而是他灵魂深处的信仰。从小,父亲就跟他说“人不能忘了根”。后来,他发现这个“根”不单指的是家乡,还指的是这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高三高考誓师大会上,韩澄女儿的学校邀请韩澄老公在战疫一线录制了一段寄语。他在寄语里说:“我们在火神山医院救治病人,你们在为高考而努力拼搏。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段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做更多贡献。”短短几句朴实的话,却让孩子眼中闪现出动人的光芒。
“所以,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军嫂、一名母亲,我都希望能成为表率,让我的孩子们包括我的女儿,都能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韩澄说。(本报记者 范开云)
新闻推荐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教师 李琴体育课上的“老李”学生心中的“琴妈”
众所周知,在学校里,体育老师的工作环境是最恶劣的。尤其是对于一名女体育教师,这份工作显得更不友好:不能穿高跟鞋、...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