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商河新闻 > 正文

我市入选枣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来源:滕州日报 2012-10-20 15:12   https://www.yybnet.net/

二胡制作工艺

传承人颜秉功,洪绪镇颜楼村人。他自幼爱好二胡,十多岁时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制作二胡的手艺。经过多年的研究摸索,并查阅大量的书籍,在传承祖辈手艺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制作二胡,应先做出琴杆和琴头、琴筒、鞔皮、琴杆与琴筒的安装、弦轴、弦轴与琴杆的安装、音窗、琴弓、琴弦、琴马等各部件,然后装配而成。

粉条加工工艺

南沙河镇崔庄村村民从事粉条加工有上百年历史,目前有70%的农户从事粉条生产加工,主要用红薯淀粉为原材料,制作的粉条口感好、口味纯正,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粉条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粉碎→过滤→晒干→打浆糊→漏丝→冷却→晒干→成品。

其制作方法是:选择表面光滑、无病虫危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清洗;用磨碎机切碎,再磨成浆液;过滤,使皮渣和淀粉分离;曝晒淀粉;打浆糊;漏丝和冷却;晒丝。

庄里土陶工艺

自唐朝以来,姜屯镇庄里东村就有制作土陶的历史,主要烧制泥盆、泥缸、泥罐、花盆等大小不等、形式各样的生活器具,并世代相传至今。上世纪70年代初,土陶制作发展到高峰,全村从事该行业的人达200余人,村内建有8座土窑,30余个“轮子”(捏制土陶的主要用具),每天可出坯件3000余件。

土陶的制作过程可分为选料、和泥、成型、晾晒、烧制五个步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颜楼花卉园区”的不断扩大,花盆、花缸等土陶制品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土陶制品销售量逐年增大。

制作马扎

龙阳镇彭河村是远近闻名的马扎制作专业村,马扎加工已成为主要产业,村里从事这项工作的有三十多户200多人。

马扎也称马闸、交杌、交缠或交椅,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2600年前发源于齐国故都,以其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而著称。彭河村的马扎以优质红木、桃木、枣木等木质原料精工制作而成,凳面手工编织图案,古色古香;中间用黄铜轴支撑,结实耐用;边缘镶嵌龙黄饰件,古朴典雅;表面光洁细腻,时间愈久,色泽愈鲜亮,既方便实用,又具有审美价值。

笙的制作工艺

官桥的杨家更从事笙的制作已有40多年。杨家更的制笙工艺流程非常复杂,每道工艺都有自己的特殊讲究和要求,其技艺以口传面授、代代相传的方式流传。

笙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笙的制作流程主要有:1.做斗;2.做管;3.做簧片;4.严笙;5.做箍;6.成打;7.点笙。

食用油传统

制作工艺

北关街有一座北关油坊,经营者马善运坚持用传统工艺榨油,榨出的油醇香、天然,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北关油坊有近百年的历史,1938年,著名实业家李桂生在滕县创办实业,在今滕州三自教堂西邻,开设蒸酒馆、豆油坊、染坊。其豆油坊一直沿用鲁班传统压榨工艺。

北关油坊担负着传承与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使命和生产出合格优质的压榨豆油的重担,延续了鲁班工艺“卧式”榨油方式,其榨油技艺有10多道工序,不依赖任何现代食品添加剂,完全使用最传统的压榨方式:一、采集原料;二、压豆扁;三、过秤;四、蒸豆扁;五、包饼;六、装榨;七、压榨取油;八、打饼。

甩花

“甩花”又称“甩灯”,是古代民间用于祭神祈福、庆祝丰年的活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的文娱活动比较少,每到元宵节都有村民自发组织“甩花”小组在本村或镇文化站进行甩花表演。

“甩花”的基本原料是铜屑、铁屑、木炭。将原料放入一个特制的容器中,再把容器放在铁笼子中。把绳子的一端系在铁笼上,另一端系在一根标杆上。当木炭点燃之后,由六七个身强体壮的汉子奋力摇动标杆,使铁笼在空中快速旋转,风助火势迅速燃烧,熔化金属类物质,并使熔液飞溅,五彩缤纷,银光飞舞,光彩夺目。

李店松花蛋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因其由一层石灰包裹而得名。姜屯镇李店村李学龙制作的松花蛋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制作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植物灰(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钾)。经过特殊加工后,松花蛋变得黝黑光亮,上面会出现雪花状花纹。松花蛋的传统制法,几乎都用到中药密陀僧,但皮蛋中的铅含量使人望而生畏。李学龙在继承祖上制作松花蛋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反复试验,最终研究出了无铅皮蛋的制法,让爱吃皮蛋的人们,不必再为铅中毒而担心了。

捏糖人

南沙河镇彭王楼村彭殿海,今年56岁,从小就在外跟师傅学捏糖人,至今已从业40余年。他捏的糖人栩栩如生、特色分明,有孙悟空手搭凉篷、猪八戒背媳妇、红脸关公及十二生肖等,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捏糖人要用麦芽调成糖稀,经过吹、捏、拉等方式,制作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等造型。

坝后粉皮

坝后粉皮薄厚均匀,特点是光亮透明、韧性强,味道香甜纯正、口感好。粉皮易做又经济,可口又不腻,男女老少皆宜。

鲍沟镇坝后村从清末时期开始从事粉皮制作,其制作工具是涡子(铜、铝),原料可以有多种,如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原料精心加工后,用适当比例的水浸一小时以后再磨,必须磨两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细磨,适当加上千分之三的食用矾水。这样做出来的粉皮软韧嫩滑,更加美味。 

(特约记者 叶燕君 整理)

新闻推荐

东沙河镇开展男性健康日宣传活动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我市入选枣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