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滕州)
同样是火,同样是锅,为什么味道却相差甚远?这当然有科学上的解释,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怀旧情结。
滕州的美食太多了,什么羊汤辣汤酥菜汤,缸贴菜煎饼麻火烧,东郭狗肉张旺鸭、南沙河的猪头肉……掰着手指头也数不过来。这些美食有的鲜辣肥美,有的脆香可口,让人不由得吃了这回惦记着下回。
可是我最惦记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种家常的饭食——。
细想想,我之所以喜欢豆腐卷子,其实不只是因为它外焦里嫩的口感,也不只是因为它金黄诱人的色泽,而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有着浓浓的“柴火味”。
擀一张巨大的面饼,铺上调好的葱油豆腐丁,卷成长长的“菜蟒”,贴到黑铁锅的壁上,锅里放些水,盖上大大的蒲草锅盖;锅底下是黄泥糊成的炉灶,灶膛里的柴火噼噼啪啪地响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
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搬个马扎坐在地锅旁烧火,看火苗在灶膛里跳跃,炉火把脸烤得热热的。差不多一顿饭的功夫,锅里飘出了阵阵香气,有面香,还有豆腐和葱花的香味。撤掉柴火,掀开锅盖,锅底几乎没了水,长长的豆腐卷贴在锅壁上,白白白胖胖的,底部已经变得黄黄的硬硬的,用铲子小心地铲下来,再用菜刀切成几节,豆腐卷子就做好了。热热地吃上一口,满口留香。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在豆腐丁里撒上些辣椒面,吃起来也是相当的过瘾。
做豆腐卷子的关键是一定要用地锅,一定要烧柴火。搬进楼房后,偶尔也做过几次,但是蒸锅和燃气炉做出来的豆腐卷子,虽然也白白胖胖的,却失去了从前的香味;也试过用铁锅做,用小火烤,但往日浓浓的“柴火味”却怎么也没有了。
同样是火,同样是锅,为什么味道却相差甚远?这当然有科学上的解释,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怀旧情结。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