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陵上有一座玄帝庙。但当地百姓偏偏不叫玄帝庙,都叫“龟驮庙”。这里有一个传说。
古薛河河道自北向南,在东邵桥这个地方又扭头向西流去。往南分出两个支流,一称魏河,一称沙河。魏河和沙河之间形成的夹角是一处隆起的土岗丘陵,远看很像一只头朝北尾朝南的巨型乌龟,因此当地老百姓都称这个陵叫“乌龟陵”。陵上有一座玄帝庙。但当地百姓都叫“龟驮庙”。为什么?这里有一个传说。
古时候,薛河两岸村庄较多,村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繁衍生息。有一年夏季连降暴雨,薛河河水猛涨,就在一天晚上,阴云密布,风雨交加,只听闷雷似的一声巨响,乌龟陵处的堤岸骤然崩塌,大水决堤而出,冲进了村庄,漫进了田园。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堵水护堤。他们先用泥土填又用石块堵,还伐倒树木、摘掉门板来挡,结果折腾了一夜,也没堵住大水。俗话说“天灾人祸,水火无情。”看着房屋被冲倒,庄稼被淹没,人们呼天抢地,失声痛哭。傍晚,水声渐止,大家仔细一看,河水已完全归漕。大家带着疑惑不解的心情各自回去重整家园。一连三年,年年如此,可把当地百姓害苦了。
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个云游的老道士,他在乌龟陵上看了一遍又一遍,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找到管河的官员和地保说:“贵乡连续三年的水灾,完全是堤外乌龟在作怪,乌龟陵形成后,受日月精华孕育已满万年,俗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乌龟企图借水成精,所以每到夏季大雨暴发时节,它必转动身躯,伸头去河中吸水,以致造成水灾。”管河的官员和地保听后都大惊失色,然后合手施礼道:“既蒙师傅指点,理应设法解救一方百姓。只要师傅有办法,我等不惜一切。”老道士沉思了一会说:“有办法,如果在龟背上建一座寺庙,就能镇压乌龟,使它永世不能动弹。”大家为难地说:“连年灾害,民不聊生,如何捐资建庙呢?”道士接着说:“大家不要为难,我出家人以慈善为本,千山头老君院里有我一生募化的钱粮,足够用度,就留作你们建庙塑神的资费吧。”说完,道士留给地保一张取钱粮的印证,又继续云游去了。
地保用老道士提供的这笔钱粮,召集当地匠人,很快在乌龟陵上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称作玄帝庙,内塑真武大帝坐像,脚下还踩着一只乌龟。建庙之后,这里没再闹过水灾。为了纪念这位道士,在庙门外立了一座纪念碑,人们叫它“龟驮碑”,称庙为“龟驮庙。”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