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现荣
年龄:105岁
籍贯:东沙河镇耿村
子女情况:4女1儿
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饮食习惯:不挑不拣,鱼肉、青菜均可
幸福密码:心胸开阔
长寿秘籍:子女孝顺、家庭和睦
人生格言:乐观才能快乐的生活
寿
星档案
东沙河派出所民警和村支部书记来看望老人
特约记者 廖晗 文/图
在东沙河镇耿村,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百岁老人,她叫赵现荣,今年105岁,期颐之年仍精神矍铄,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8月3日,记者走进耿村,探访她走过的百年风云,那些沉淀在时光中的故事。
■明亮的阳光下,她喜欢“对镜贴花黄”
赵现荣老人105岁,别看她年纪大,但特别爱干净,总是把卧室收拾得很整洁、井井有条;老人尤其爱美,至今喜欢穿花衣服,每天都要对着镜子梳头,看自己是否得体。
“每次我给婆婆洗完衣服,她都会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起来。”赵现荣的儿媳妇柴云说。
据她介绍,老人很注重穿衣打扮,无论什么时候出门,都要换衣服,还非常讲究颜色上的搭配。每个季节子女们都会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每次老人穿上衣服都会看大半天,看得出心情很好。坐在沙发上休息时,老人总会习惯性拽拽衣襟,看看衣服上有没有什么东西。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赵现荣老人有一颗非常爱美的心。
为何老人特别喜欢穿花衣服呢?她说:“穿上花衣裳显得人年轻,俺感觉每天都很美好,过得也舒心。”她的孙女耿庆庆在一边补充说,奶奶的衣服都很“花哨”,最喜欢对着镜子打扮收拾自己,这是她独具一格的地方。
■吃“工分”的苦日子,她曾收留了流浪女
“老人一辈子热心,与村民们相处得很好。”村支部书记耿学成介绍道,她老伴6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老人的5个孩子都没有结婚,最小的儿子才4岁,整个家都需要老人操心。当时,村民们没有分地,靠挣“工分”过日子。赵现荣家是村里最穷的一户,家里住的是草屋,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孩子们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虽然家里贫困,但是赵现荣却不怕苦,天不亮就起来去村里的生产队干活,晚上很晚才回家,她相信以后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就是在这样一个困难的年代,老人仍然有一副热心肠,经常帮助别人。据其儿子耿开营介绍,当时村里来了一名讨饭的女子,饿得路也走不动了。赵现荣看到后,扶她到自己家休息,还给她做了一些吃的,收留了几天。女子临走时,赵现荣怕她挨饿,又给她准备了一些干粮。老人说:“谁都有个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乐观生活,不挑不拣什么都爱吃
谈起养生之道,赵现荣说她并没什么养生的经验,青菜、肉都吃,从不挑食。“俺一个农村老太太,活到这把年纪,多亏子女孝顺。”老人笑着说,尤其是自己的儿媳妇柴云,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老人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年纪大了,感觉不舒服就得去镇上的卫生院检查,每次都是柴云陪同照顾。她表示,能有这么一个儿媳妇,是她的福分,“儿媳天天都问俺想吃啥,然后就去买,做好饭每次都端到俺跟前,没事还陪俺唠唠家常,说说外面的新鲜事。”
“照顾老人是应该的”,柴云笑着说,婆婆70岁就戴了假牙,喜欢吃肉、花生米。每次,她做带有肉的菜时,怕婆婆嚼不动,特意多煮一会。血压高应该少吃肉,多吃青菜,但老人喜欢吃肉家人也没办法,不忍心拒绝,便每次都控制好量。“生活上我们都顺着她,只要她高兴我们全家人就开心。”柴云说,婆婆不挑食,一日三餐和家人一块吃,从不嫌弃饭菜,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
每天吃得开心,过得开心,或许,这就是赵现荣老人的长寿秘诀。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