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清芳
实习生 张 博
9月23日,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善南街道五里坂新村居民在三年前自掏腰包铺设自来水管道,然而至今没有吃上自来水。他想问:村里到底何时能通上自来水?当初居民筹集的钱款都用在了何处?
>>>居民疑惑:村里的自来水何时通?
“我们村共有30多家住户,基本上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外来户\’。村里一直没有自来水,生活很不方便。”王先生说,他们所居住的善南街道五里坂新村,位于贾庄居和鞠庄居之间,过去道路泥泞,而且没有自来水。2012年9月,大家商议后决定自掏腰包整修道路、铺设自来水管道。后来,路修好了,自来水管道也铺好了。可是,三年过去了,大家依然没能吃上自来水,只能看着管道“干着急”。
接到电话后,记者于当日上午来到五里坂新村了解情况。居民张先生说,因村里一直无人管理,居民遇到难题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当时便自发组织召开了居民大会。大家商议后决定,每家出资5000元用来修路、通自来水。同时,还选出三名居民代表,负责相关事务。
居民李女士说,在鞠庄居党支部书记的帮助下,村里联系了施工队对村内大小街巷进行改造,铺设了混凝土路面,而且还安装了下水管道及自来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和水表安到了家家户户,可是迟迟没通自来水。”李女士说。
>>>记者调查:筹集的钱已修路铺管道
该村为何迟迟不通自来水?居民筹集的钱又用在了何处?记者首先联系了鞠庄居的明书记,据其介绍,当年,他确实参与了五里坂新村居民筹集钱款修路、通自来水的事情。“过去村里都是泥土路,重新改造时,费用远远超出了预算。”明书记说,居民所筹集的钱款,全部由三名居民代表负责管理,他和其他人只负责联系施工队伍,所有开支都有明细账。
他说,当时有20多家住户出资,每家5000元。此外,有7家沿街商铺出资,由于村内道路和沿街商家关系不大,所以每户商家只出资1000元。后来,因为其它原因,商家的钱全部退回了。
记者随后联系到三名居民代表中的万女士。她说,当年大多数住户都出资了,只有两三户没出资。后来,村里又新搬来几户,也没有出资。
“道路修好后,给施工队结账时才发现费用超出预算。去供水中心申请通自来水时,工作人员说,按照相关规定,用户用水需要提交申请,并缴纳相关费用。”万女士说,由于居民筹集的钱款已用于修路,剩下的钱不够缴纳相关费用,而多数居民又不愿意再出资,所以通自来水的事就搁置了。
采访最后,万女士表示,她会联系明书记和当年参与这项工作的其他人,一起想办法动员居民筹集钱款,尽快开通自来水,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