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年初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围绕城乡均衡教育、食品安全、绿化工程等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建议。一年过去了,人们不禁发问:建议办理怎么样了?是否落实到位了?从即日起,本报开设“聚焦人大建议、关注民生福祉”专栏,派出记者深入部门、镇街采访,真实反映人大建议办理情况,敬请关注。
代表建议
实施扩容提升 推进教育均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当前,由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少,分配不合理、不均衡,使“名校”效应凸显。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年初召开的滕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北辛街道教委主任龙敦伟,市人大代表、南沙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朱霞等围绕全力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先后提出了“加大城区学校规划建设力度,解决城区学生上学难、班额大”、“破解城乡生源旱涝不均难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升,科学合理调整学校结构布局,着力解决“上学难、大班额、择校热”问题,全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进展实录
实施12处学校扩容提升工程
建议提出后不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建议办理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市教育局以落实建议内容为着力点,全力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市教育事业步入跨越发展、优质均衡的新常态。今年以来,先后实施了12处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全市中小学新增校园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硬化道路6.8万平方米,更换门窗3万多平方米,改造照明灯具1.6万盏,铺设塑胶和炉渣跑道20万平方米,新增篮排球场地260余处,配备图书140余万册、音体美卫器材14万余件,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韩超表示,市教育局将紧紧抓住我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城区中小学扩容提升工程,继续围绕“大班额”问题,加强对城区学校的规划布局,全面推动教育均衡。
百姓心声
校园变美了 环境变好了
12月22日,在北辛街道中心小学新建的塑胶跑道上,一群学生正在上体育课,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不远处,崭新的教学楼内,老师正通过电教设备进行多媒体授课,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年初人代会上,我提出了‘加大城区学校规划建设力度,解决城区学生上学难、班额大\’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继对全市中小学实施扩容提升工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班额\’问题。”龙敦伟如是说。在农村,一批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也得到改善,校舍变新了,校园变美了,读书环境变好了,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正逐步缩小。朱霞说:“现在学校普遍存在‘城市学校挤,农村学校空;名牌学校挤,薄弱学校空\’的现象,师资配置不均衡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希望今后进一步均衡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记者 李卉
新闻推荐
丁伟在调研市委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时要求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多做实事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