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商河新闻 > 正文

湖沟村,脱贫之后三道坎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2-29 12:42   https://www.yybnet.net/

——2016□记者郭炉报道▲留在山顶的人家都住在老旧房屋里◤湖沟乡村公园正处于大干快上的建设期800里沂蒙,72名崮。其中的泉崮山,半属枣庄,半归临沂。两市分界处,山峰看似金元宝,山下却是穷山沟,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最东部的湖沟村就坐落在此。

一条水泥山路向东北方向蜿蜒伸展,串起全村所辖下湖沟、上湖沟、核桃湾、山顶、贾庄五个自然村。路边漫山遍野的核桃、板栗,花椒与桃树,一座占地200亩水库坐落在村中央,形成天然钓鱼池。

2月22日,正月十五,本报记者第四次到湖沟村采访。

“贾刘二庄三山顶,要饭篮子扁担绳”,意思是这里干活靠扁担、生活靠乞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三年大变样,几代人的苦日子一去不返,湖沟村民开始向往更宽裕更美好的新生活,可对未来的忧虑仍然存在……

□本报记者郭炉

“返乡男”翘盼着投资人

记者吃住都在贾庄村民李瑞良家。他是贾庄发展“农家乐”第一人,已投入100万元,老宅上建起12间四合院,院前拉来2000车土填成一个平台,平台下依山建了16间客房。

正月初三开始,就有市民来玩。“春暖花开人更多!去年4月11日第一次办桃花节,来了3000多人,我一家就宰了两头羊、一头猪,当天就被客人吃光了。”李瑞良说。

省旅游局2012年开始连续派来三批“第一书记”,一心一意发展生态旅游。

村口新建了旅游厕所与标准停车场,大小车位58个。全村32户人家,有16户已经开了“农家乐”,还有10户正在盖房,未出正月全村就成了大工地。昔年致贫枷锁变成今日致富金矿,贾庄全村轿车从2010年的4辆猛增到现在的25辆。

村民看好生态旅游,希望“投大钱挣大钱”,可对投资估计不足,眼下遇到了资金难题。

李贞彦在承包的水塘上盖了16间房屋,经销地板砖的积蓄和借款已投入60多万元,再无余力添锅灶买桌椅。

46岁的山顶村民李贞国靠着闯东北干机电挣下的150万元承包了千亩荒山,准备大干一场,不曾想投入280万元后资金跟不上了,24间楼房至今还是水泥墙,没装修就不能接客,没游客就没有效益。

一二十万元的装修款,难倒了揣着百万回家的“返乡男”。李贞国急得团团转,“这时候来个投资人该多好!房屋得抓紧装修,错过了桃花节就可惜啦。”

李贞彦与李贞国入冬就开始跑贷款,至今没有贷出来。

“拔穷根”离不开人的改变

“山顶”村真的就在山顶上,村里大部分人已搬到山下,还剩9户,全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均已财政兜底脱贫。

李兴安今年74岁,兄弟四个,他和已经病逝的四弟都没娶上媳妇,如今每月有85元养老金、275元五保金,加上小麦、玉米补贴,一年收入远远超过3720元的脱贫标准。

“正月十五啦,晚上吃啥?”

老人回答,有煎饼、还有油条。

昏黄的白炽灯下,里屋垂着一根绳,绳上系着个塑料袋,袋里是2根油条。春节前买了10根,老人吃到了现在。

尽管有财政兜底,孤寡老人收入并不宽裕,一辈子舍不得吃穿。

与之相比,另一些兜底脱贫的人,完全有希望“拔掉穷根”,不吃国家“救济粮”。

57岁的王传合,脏兮兮一身衣服,孤零零两间房屋,进屋只有三块石头支的灶,一个锅丢在旁边。他“给谁干活谁管饭”,没活干“走谁家吃谁家”。

徐华平打小有点耳背,老实巴交,40岁还没娶上媳妇,120棵桃树别家能卖一两万元,他施肥、打药跟不上,只卖了3000多元。舅舅李永振正月十六带两个人过来帮着剪枝,发现枝条上布满白色斑点,那都是去年没打药生的虱子。

29岁的李永有腰疼病,娘俩相依为命,住的还是30年前的老房子。家里低保每月132元,地里去年收入3000元。生活怎么才能更好点?邻居李永贵养鸡攒了一些积蓄,李永认为养鸡有风险还太累,要黑白守着,不如养牛养羊。可他家的两头牛已卖了还账,想养牛却买不起了。

一个是生性较懒,一个是不懂技术,一个是没有启动资金,这部分村民仅是“输血”脱贫。

长远看,要从思想认识、种养技术等各个方面改造改变,方能令其自身具备脱贫的“造血”功能。

“老支书”找不到接班人

生态旅游顺利“起步”,第三任“第一书记”去年5月正式撤离。但无论是刚脱贫的,还是想致富的,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时刻,湖沟村“两委”班子本应大展身手,引领大家快速发展。可是,6个班子成员中,村支书由镇干部兼任,村主任李贞国递交了辞呈,村专职计生主任王玲已经辞职,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弱了。

67岁的李瑞良,曾经是湖沟村的“当家人”,2001年五村合并后任湖沟村支部副书记,2007年7月开始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一直干到2014年11月,现在不少人喊他“老支书”。

“老支书”离任之后,能领导全村的接班人出现断代,难选出一个能让村里人都服气的人来,镇上只得派干部兼任村支书。

徐庄镇贫困人口超过6000人,正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招商引资布局重点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助力全镇脱贫。湖沟乡村公园正处于“大干快上”的建设期,计划总投资6800万元。

这个节骨眼上,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村班子,尤其是村支书带头推进工作。

当年上马“农家乐”,李瑞良在全村第一个做示范,拆了自家三间老屋,盖起12间四合院,村民一看有奔头才接着跟进的。

问题是,一年多来,还没人能代替“老支书”的角色。上级希望李瑞良再回村委,可他,已年近七十岁……

记者手记

省定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第一书记”三年帮扶,修了山路安了路灯搞了产业,村里日子更有奔头了。山水秀美、民风淳朴,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前景清晰可见。

记者四年蹲点调查,为湖沟的变化欢喜,也为当前的“接班人”困境担忧。明年再来,湖沟村又将是个什么模样?

新闻推荐

济南将全面实行贫困人口免费技能培训

□记者田可新实习生陈诗佳报道本报济南讯5月25日,济南市人社系统在商河县召开就业与社会保障***推进会,部署推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围绕该项工作,济南市...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湖沟村,脱贫之后三道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