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实”。为了让这项工作持续、长效,商河县人社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初步探索出以精准摸底建档为基础,以精准招聘促就业为重点,以精准培训增强“造血”功能为目的,以精准扶持促电商孵化为载体,以精准帮扶社保兜底为手段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助力全县贫困群众早日摘掉“穷帽子”。
□本报记者田可新
本报通讯员宋召
扶贫点上实现居家就业
“现在不出门就有活儿干,挣钱补贴家用不说,还能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上学,县人社局在村里搞的这个就业扶贫点,真是把好事办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5月30日上午,在商河县孙集镇小郭家村就业扶贫点,正忙着箱包加工的张艳玲这样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只会种田的她,如今也有了门能“居家就业”的手艺,一个月下来给家里增加2000元的收入,着实让日子过得更有滋味儿、有奔头。
孙集镇小郭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部2.5公里,这里和张艳玲一样以种植小麦、玉米为生的农户,共有120户516人。“靠天吃饭”使得当地经济结构、村民收入均过于单一。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户共56人,而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12户23人,低保户11户22人,成了市级贫困村。今年初,商河县人社局的徐猛来到小郭家村任“第一书记”时,充分了解了该村这一实际情况。通过他的协调和县人社局的帮助,该村利用起原有厂房,购置了32套缝纫生产设备,并联系到一家箱包生产企业,建设了如今的小郭家就业扶贫箱包加工项目。该项目预计年产量5万件,目前已吸纳本村和周边村40余名群众就业,其中贫困群众11人,就业群众最少也可通过参与箱包加工获得1500元的月收入。而村集体负责联系、销售并在服务过程中提取一定的劳务费,也使得村集体收入充盈不少。
而作为商河县第一个就业扶贫点,孙集镇小郭家村如今也产生了不小的带动力。该县其他乡镇(街道)、村居也纷纷利用村小学旧址、村级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在村里设置起就业扶贫点,其中孙集镇袁窦村就业扶贫加工点、玉皇庙镇齐家村毛绒玩具加工车间等等都已初具规模,促使贫困人口充分实现有效就业,“就业扶贫”更成了常态化。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这是商河县人社局在实施***工作中的工作准则。围绕此,该局当地从“精准摸底”入手,设计了《商河县贫困人口就业需求统计表》,依托乡镇(街道)进一步调查摸底,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基础数据搞清楚,建立扶贫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方案,使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据此,他们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需求和创业需求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培训,鼓励群众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积极提供就业岗位、给与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确保扶贫实效。
在此基础上,为了让贫困群众把“饭碗”捧好、捧牢,当地一方面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残疾人招聘会”等各类专项活动打造成“品牌”;另一方面,也通过开展为贫困人口和用工企业建立起快速对接通道,通过网站、微信、村宣传栏、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送岗进村,送岗入户,实现了岗位扶贫的常态化。与此同时,针对贫困人口想创业没门路、没经验、没资金等难题,该局根据扶贫对象意愿和当地企业用工需求,对每一个有培训需求的人,逐一建档立卡,提供跟踪培训服务,还统筹全县职业培训场所、师资、经费、信息等资源,指导培训机构,采取流动式、“大篷车”式教学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工地厂房现场对群众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益。2015年以来,该县相继开展了淘宝实操培训、家政服务、月嫂、电工、服装加工、手工编织等就业技能培训班190多次,培训城乡劳动者10720余人次,使532人成功脱贫。
牵手“互联网+”促电商孵化
以“互联网+”推进***,也是当地的新思路。因此,商河县人社部门便把就业扶贫工作与电商产业园相结合,依托商河县创业学院,与山东各大高校共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实施“万名大学生创就业一体实战孵化工程”。截至目前,已在创业学院内部定期举办创业培训,累计开展培训百余次,共培训5000人次。该县还在符合条件的贫困村优先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点80个,其中“鲁珍”棉籽油2015年达成棉籽油品类全网销售第一,白桥镇新尚村的金蛋在相关电商平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此外,当地充分借助济南市创业孵化基地(商河联荷电子商务产业园)这一电商平台,积极引导就业和扶持创业。该园区规划面积2.3万平方米,目前电商办公用房装修面积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2家,基地可扶持创业300余家,每年实现滚动孵化30家企业,带动就业人数2000余人,其中解决了18名贫困人员就业。
2015年至今,该县已为72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60万元,其中为13户农村贫困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0万元;为898户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66.8万元,其中为17户农村贫困劳动力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1万元。
精准帮扶还要有社保兜底。为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职能作用,让贫困人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商河县按照要求,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适当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农村五保户、城保户等特困人群进行免缴费认定,落实免缴费政策,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范围,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有效解决他们的经济负担,防止一人患病全家致贫返贫。
新闻推荐
泰安东平“和事佬”巧解“疙瘩事”,泰安东平“和事佬”巧解“疙瘩事”
本报讯 “多亏了村里的‘和事佬\’出面调解,主持几个子女签订了养老协议书,俺老太太的养老问题才算有了着落。 ”泰安市东平县沙河站镇许美容老人每次谈起此事非常激动。这仅是该镇65名“和事佬”...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