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0日讯(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张鸣吴如明)商河县沙河乡西许村村民邸玉娥今年72岁,她的子女都在外工作,老人经常一人在家,眼睛看不清的症状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前不久,沙河乡卫生院健康服务团队下村开展一季度一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村里老人进行健康查体。一查不要紧,团队的眼科医师当即发现邸玉娥患有白内障,随即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并将老人接到乡卫生院,由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请来的专家为其进行了白内障晶体置换术。术后,邸玉娥的视力恢复了正常,老人逢人便说,“多亏了咱乡里的大夫,要不是他们发现及时,我以后说不定就看不见了。”
沙河乡卫生院在下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今年上半年查出患有白内障的老人数量达到80余人。变坐等患者上门到主动下村开展健康服务,这是沙河乡卫生院便民服务理念的转变,也是商河县12个乡镇卫生院的一个共同缩影。
自卫生计生职能整合以来,商河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群众”的原则,全面推开计生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职能整合工作,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服务模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计生服务。
商河卫计部门在前期调研和规划的基础上,撤销乡镇计生服务站原有的计划生育门诊室、治疗室等计生服务类一般诊疗科室,将其原有的医疗设备全部移交乡镇卫生院使用,由乡镇卫生院根据诊疗服务项目增设相应科室,组织安排医护人员开展相应诊疗服务。截至目前,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完成科室整合和人员、设备安置。
队伍实现真正融合,人员职责分工也更加明确。商河按照“乡镇加强、村级共享”的原则,协同开展卫生计生服务,在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情检测等工作时,由计生服务中心人员组织发动,卫生院开展服务,有效解决此前乡镇计生服务机构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在开展孕期保健、产后随访、儿童防疫等妇幼保健工作时,由村级计生专职干部入户宣传、组织发动、信息采集,有效解决了卫生院基层工作网络不足的问题。
为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商河将原有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和计生服务工作相融合,并实现优势互补。在实际工作中,商河将原来乡镇卫生院实施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原计生服务机构组织实施的计生服务项目有效融合,将原来独立分离的两项或多项服务项目整合,将孕期医疗保健与计生孕情随访、优生干预相融合,将医疗产后随访与计生产后随访相融合,将外出妇女儿童医疗服务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相融合,将老年人健康查体、“两癌”筛查与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相融合,确保让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朱士娟)7月5日至7月8日,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孙丽敏老师的带领下,该校三度空间社团、三原色社团、火舞青春社团、音乐社、清韵书法社等社团的18名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