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1300辆公车全都换上了新标识。通讯员袁致甲厉晓伟摄□记者王富晓实习生李银梅
椭圆形的标牌全部统一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尺寸更大,红底黄字,7月20日,章丘市的1300辆公务用车全部换上新的公车标识。标识上印有“章丘市公务用车”的字样和两个公车监督电话。从去年6月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统一张贴公车标识,到如今全部更换成新的标识,章丘的公车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公车治理,还有哪些先进做法值得推广?在更换标识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问题?7月25日,记者赶到章丘进行调查。
“公车就是给公家办事的”——一名公车司机的观念转变
25日,天上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上午,章丘双山街道办事处的司机老韩(化名)突然接到家里的一个电话,父亲的腿病又犯了,需要紧急送医。
接完电话之后,老韩先是向办公室领导请了假,之后找到了同事替班,工作的事情交接完毕之后,他把公车钥匙交了出来,自己冒雨骑着电动车匆匆赶回家。
老韩说,前两年,公车司机开着公车给领导、给自己办事并不罕见,从去年开始,自从车上张贴了公务用车的标识牌之后,他的观念转变了不少,“公车就是给公家办事的。”这一条,他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而让他观念发生大幅度转变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去年,章丘某局的一位公车司机,上午在送完领导开会后,开车顺道在路边吃了顿早餐。巧合的是,停放在路边的车辆恰好被经过的市民拍照并举报。经过查实之后,章丘市纪委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通报,这件事对老韩震动很大。
老韩告诉记者,一年多的时间下来,不用公车办私事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发现公车入禁区自动报警”——一套GPS定位系统的约束
2013年,章丘市成立了公车管理办公室,由纪委牵头,机关事务管理局具体负责,一旦查实有违规用车情况,则直接由纪委进行调查处理。
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公车管理办公室主任潘应福说,对于车辆的内部监督,主要是依托GPS定位系统。
25日中午,在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了GPS监控平台。“通过这个监控平台,我们能查看到所有部门、所有公车的实时位置。”章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潘应福告诉记者。
潘应福随机抽选了人社局进行举例,记者在监控平台上看到,人社局总共拥有16辆公车,其中15辆公车当时停放在单位停车场内,1辆公车显示位置为龙奥大厦。
在实时监控地图的下方,还有一个公车实时信息表格,车牌号、司机手机号、所处位置、运行速度、运行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
除了实时状态,监控平台还能调取、查询每一辆公车每天的行车轨迹。
在GPS监控平台上,记者还看到一个“报警信息”栏目,潘应福介绍说,这是公车的“禁区”。如果公车去了不该去的地方,GPS就会报警并反馈到平台上。“我们划定了50余家景区、饭店、娱乐场所作为公车‘禁区\’,公车一旦进入这些地方,并且停留半个小时以上,GPS就会自动报警。”
“新标识贴上就难以撕下”——一张公车标识牌的力量
如果说GPS系统更多的是内部监管,那么,要想真正“管”好公车,社会力量的监督更加重要。
从去年开始,章丘全市所有公车统一张贴了公车标识,就是希望老百姓一起来监督,杜绝公车私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原来的公车标识牌整体有点小,最初张贴在前挡风玻璃的右上方,很容易与一些保险标识混淆。潘应福介绍说,在调查中他们也发现了原有标识牌的一些不足之处:“当时的标识是菱形的,比较小,不够醒目,不利于群众辨别、监督,而且比较容易撕下来。”
如今,章丘全市1300多辆公车全部张贴了新的公车标识。记者注意到,新标识为椭圆形,统一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尺寸更大,红底黄字,印有“章丘市公务用车”的字样和两个公车监督电话。“群众要是发现公车在酒店、景区等地违规停放,可以随时拨打电话举报。”潘应福说。
新标识还有个新特点。“只要贴在车上就难撕下,一旦撕下来就会损坏。”
潘应福表示,7月27日到31日,章丘还将针对张贴情况展开检查。一旦发现遮挡、撕毁公车标识的行为,将追究公车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维修费超千元要层层审核”——一套平台进行的成本管理
潘应福说,这些年公车运行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为此章丘市采取了定点加油、维修、保险的方式,“通过政府采购,选定了26家加油站、15家汽修厂和5家保险公司。”潘应福说:“政府集中采购,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而且从系统走账,杜绝了乱报账、报假账的现象。”
提出申请、厂家报价、选择厂家、部门审核,潘应福说,每一次公车维修都要经过这一套程序,并且全套程序都在公务车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如果维修费用在1000元以下,则只需要本单位审核;若超过1000元,则需要提交到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审核。”潘应福说,通过层层把关,有效降低了维修费用。
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孟杰主任介绍说,双山街道现有公车15辆,未实行公车管理以前,每月加油费用在3.5万元左右,现在规范用车,每月加油费降到了2.3万元左右。
潘应福告诉记者,章丘市实行公车整治一年来,运行费用降低30%以上,公车运行费用节省了一千多万元。
相关新闻安徽休宁公车不守规矩纪委将贴“罚单”
本报讯在安徽休宁县城区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酒店、娱乐健身场所等地方,常有纪检人员专门查找党政及企事业单位的公车,发现涉嫌违规车辆就公开张贴一张黄色“罚单”。被贴了“罚单”的公车驾驶人,须在规定时间内上门接受处理。这一办法自7月中旬实施以来,当地已有8个单位因公车违规被通报批评,4名当事人因公车私用被处分。休宁县纪委常委郑志春告诉记者,7月中旬起,该县纪检人员不定期到居民小区、娱乐场所、酒店饭店等地,通过明查暗访,查找公车。查访时间一般为下班之后或周末。(新华)
全国车改到位后年省1500亿
本报讯日前,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车改革方案实施后,可望较为明显地减少我国财政支出中的相关开支,明显降低公车使用的行政成本。
据贾康测算,本轮公车改革将涉及约80万辆全国公务用车、近6400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全部公车改革到位后,综合节支率将提升到50%左右。
“如果把全国年度公车耗费的综合成本以若干年传闻中所说的3000亿元作为假设的具体数量依据,那么车改到位之后,每年因车改减少的支出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这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升公共财政支出绩效水平的大好事。”贾康说。(据《山西晚报》)
新闻推荐
学音乐十多年毕业后测量宅基地 艺术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少人感叹月工资不够生活费
彭浩正在屋里登记相关数据,他说,没想到学了十多年音乐却干起这个工作。记者于洋摄□记者于洋生活日报8月18日讯济阳小伙儿彭浩今年从滨州学院的...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