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章丘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这也是章丘撤市设区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济南市最年轻的区委书记刘天东代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对章丘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后五年的发展进行了定位。记者崔艳红
主动与济南市区融合发展“公铁水”立体交通无缝连接
章丘撤市设区后,由以前的主动对接发展变成了融合融入,使相关利好政策尽快落地,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得更好,将完成章丘发展史上的一次嬗变。
今后五年章丘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以产业高地、宜居新区、文旅名城为主要特征的济南东部卫星城。宜居新区就是“一河两城”空间布局更趋优化,都市型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提升,现代化山水园林特色日益凸显,多元普惠、和谐善治社会治理模式更加完善,实现全体居民共建共享、乐业乐居。文旅名城就是千年古县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高端文化教育品牌迅速崛起,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攀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健康养老、文化教育主体功能区和全域旅游重要目的地。
济南“四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两条轨道交通、济莱城铁、旅游路等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延伸到章丘,济南“大东环”直接辐射章丘,高铁北站加快建设,提供了借势突破的广阔平台。而作为章丘区,将积极对接省市重大交通规划,抓好重要枢纽路网配套建设,规划建设重大交通站点连接线,推进“公铁水”立体交通无缝连接,构建外联内网、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增强与省会中心城区的同城效应,提升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枢纽地位和独特作用。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圣井片区重点发展高端教育产业
撤市设区之后的章丘,将主动承接济南市区的产业转移。
开发区主项目区围绕产城融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圣井片区重点发展高端教育、健康、总部、研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圣井新城要追求生态优美、高端大气,积极吸引优质高端科创平台入驻,更好承载省会城市功能转移,打造融入省会的桥头堡、产城融合的主战场。龙枣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建筑产业化等产业。化工产业园逐步从精细化工向新材料转型,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城东工业园要拓展区域空间,将唐王山路与普雪路连通,更好承接制造业项目转移,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赭山、桃花山工业园要有序实施退二进三,形成绿色发展新亮点。主动适应济南高新北区和小清河复航形势,规划建设配套产业园、仓储物流园。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小镇。镇街民营园区要编制二次创业规划,抓好功能提升。
南部保护明山秀水北部打造田园风光
撤市设区之后,章丘有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对于章丘将来的规划,章丘区曾经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党代会上,刘天东书记表示,章丘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南部保护明山秀水、中部彰显泉城特色、北部打造田园风光的功能区定位,做足显山露水、保泉造绿文章,让章丘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精心修编新一轮总体规划,统筹全区国土、产业、交通、生态安全空间,全面推进城区、次中心有机更新,加快新设街道与主城区融合发展,调整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形成梯次衔接、功能配套、互促共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城市更新要以突出特色为基准,以重大交通设施为纽带,东西两翼展开,南北适度拓展。在城市建设上,主城区将突出泉城风貌,山泉河湖城有机融合,全方位做好泉水文章,创造敞开式观泉亲水条件,拓展沿路水系景观,逐步实现两泉贯通,有序开展泉域周边拆迁改造,打造泉水生态文化标志区;向南突出山水风情,实施引黄补源工程,建设水体公园、湿地公园,完成章莱路改造工程,南外环与旅游路连通,加快济莱高铁南站建设和周边开发,打造生态涵养、旅游休闲片区;向北突出田园风光,适度扩大泉水景观区域,建设北外环,将绣江河生态片区、高铁北站片区有机融为一体。
新闻推荐
章丘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韩伟任代区长,肖辉任副区长
韩伟肖辉本报1月日讯(记者邢振宇)日,章丘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任命韩伟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肖辉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悦红为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