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剑芳
通讯员孙立强
走出去引进来
特色科室再上台阶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该院整合医院资源打破原有格局,新设脑中风康复中心、儿童哮喘科、疼痛科和特色妇科等科室,并相应开展多项特色专科诊疗项目。
脑中风康复中心,是该院特色重点专科,专门进行脑出血、脑梗塞及脑外伤等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目前在章丘独家采用特色针灸及中药特色治疗,并配有各类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该科室成立一年来共收治患者400余人次。
该院儿科医护人员全部进修于齐鲁儿童医院,主要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主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开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技术、婴幼儿中医按摩抚触术、儿童厌食、腹泻以及“三伏贴”、“三九贴”等中医适宜技术,并开展了儿童微量元素监测、治疗新技术,对儿童多动症、厌食、注意力不集中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近期,儿童推拿室将投入使用。
中医科,是该院的特色科室,有5名特色中医大夫坐诊,同时该院还邀请市中医院赵桂琴教授每周坐诊。目前,该院中医科已经走出了以中医诊疗、中医康复和中医药文化为中心的“中医+”的特色模式。
妇产科,该院妇科诊疗保健中心新引进高科技妇科数码设备,进一步为患者建立规范安全的健康诊疗体系。并与郑州健卫集团签订协议,打造特色妇科,满足育龄妇女保健治疗需求,三个月的时间,院特色妇科共诊疗900余人次。
疼痛科,2016年3月份该院外派外科主任郭小明到省千佛山医院疼痛科进修,结合射频治疗仪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采用银质针治疗腰腿疼痛,同时结合三维牵引疗法更全面更综合地为患者服务。近期,该院疼痛科将正式面向患者开放。
另外,内科开展“大自血”疗法,丰富了脑血管病患者的诊疗方案,今年将广泛推广惠及更多患者。
变被动为主动
公共卫生服务走进百姓家
去年该院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工作要求,对公共卫生科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到人,量化管理,公共卫生工作明显提升。共维护健康档案22063份,发放印刷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种20000余份,播放音像资料9种365次,共举办各类健康咨询活动10次,参加咨询活动572人次,举办各类知识讲座12次,参加讲座709人次;设置宣传栏2个,更换宣传栏内容12版次;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976人,完成大篷车6+1查体项目2322人,对2976名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建立电子档案录入室,制定档案录入时间安排表,让卫生室人员分批次到医院集中录入、现场指导,保证电子档案录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依托公共卫生查体项目,该院抽调各科室骨干,组成涵盖内、外、儿、口腔、康复的五人组签约团队,走村入户开展医疗签约服务,基本完成了医疗扶贫对象摸底工作,共计1719人。
做好“中医+”文章
惠及更多患者
据了解,为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整合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2016年3月18日,文祖医院正式签约章丘中医院成立医联体,并正式挂牌“章丘市第二中医医院”。医院提供资金,鼓励各科室业务骨干外出参加学术培训会议,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加强中药质量管理,进购中药均通过正规招标;聘请省知名中医专家赵桂琴等来院坐诊,进行传帮带。
院长邵军介绍,该院将继续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上级专家下乡坐诊或帮扶和外派进修的机会,增加后备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依托“章丘市第二中医医院”这一平台,打造“中医药+”的特色中医模式;把脑中风康复科和儿科哮喘两个专科做大做强,成为医院特色科室,以点带面,带动全院业务发展;继续推进特色妇科和疼痛科建设,拓展医疗服务范围。
邵军表示,医院要靠实力生存,医生的诊疗水平越高、诊治疾病种类越多、仪器越先进,医院综合实力就会提升。只有打造出独有的“文祖医院”的名片,才能具备自己的影响力,吸引辖区内甚至更多周边地区的患者到医院看病。
新闻推荐
针对青春期的叛逆,家长、学生、专家都有话说父母相伴成长 方为防叛良策
本报记者王沛芳近日,不时有学生因为青春期叛逆,选择离家出走的新闻见诸报端,甚至是刷爆微信圈,结局有的是被送回家里,亲友皆大欢喜;有的是殒命异乡,让人唏嘘不已。对叛逆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学...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