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自拆现场(钱堃 邢宪瑶 摄)
拆违现场(钱堃 邢宪瑶 摄)刘阳 摄高架桥下正在种植绿化带。(张龙 摄)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市“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已经形成了中央有要求、省市有部署、市民有呼声的浓厚氛围,各县区、街道办事处保持高压态势不减,强力推进第二批拆违拆临名单中的“两违”建筑拆除工作。
●南部山区
4800平方米!最大单体违建被拆除
3月16日上午,南部山区管委会对省道103线北侧东坡村一大体量的存量违法建设进行无偿拆除。该处违建已存在多年,占地面积3亩,拆除面积达4800平方米,这也是目前南山区二期台账中最大的单体违建。
除此之外,此次拆违行动还将陆续拆除另外9处违建,总面积将达到11960平方米。该行动由南部山区管委会整合公安、交警、国土、执法等部门力量共200余人,多方联动,依法实施拆除,共出动2台大型机械。管委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拆违拆临作为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初步形成了“管委会、镇办、管理区、村”四级违法建设管控体系,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建立微信群调度检查安排通报工作,高效便捷地发现情况、通报问题、展示工作成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部山区管委会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创造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以自拆为主、助拆为辅的和谐拆违方式,没有一分钱的补助和补偿,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变通,所有违建全部实行无偿拆除。
截至目前,南部山区累计无偿拆除违法建设889处,共计110696平方米,拆除广告牌1932处。其中735处、85358平方米违法建设属于自拆。结合第二期拆违拆临工作台账,南部山区管委会现已拆除违建248处、33973.5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75处。其中,230处违法建设实现了自拆。 (本报记者 李小梦)
●唐王镇
干群协力 自拆干劲足
历城区唐王镇自3月13日召开第二期拆违拆临工作推进会以来,镇上包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将拆违拆临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各村同步进行,自拆成果斐然。
连日来,唐王镇组织建委、城管、执法、国土、公安等相关部门人员成立“拆违拆临”工作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为成员,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靠上的四级网格化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责任,以村为单位,做到专人负责、专项开展,形成推进有方、拆除有力的工作局面。
同时,唐王镇各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召开“拆违拆临”工作座谈会,积极发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到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唐王镇已张贴各类公告通知1000余处,发放明白纸16000余张,出动宣传车20余车次,播放拆违拆临公告累计200余小时,使“拆违拆临”精神深入民心。大力营造“拆违拆临”人人知道、人人响应、人人宣传的良好氛围,为顺利推进“拆违拆临”工作提供舆论支持。
唐王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镇上以村为单位,由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入户讲解“拆违拆临”各项政策公告,将“拆违拆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内容和措施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引导广大群众对“拆违拆临”工作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导向,本着“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鼓励自拆。防止工作反弹,该镇实施了农村网格化管理,由包村干部对所属村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坚决杜绝违建回潮。 (本报记者 钱堃 通讯员 邢宪瑶)
●腊山街道
拆违拆临打通群众心墙
长期以来,槐荫区陡沟河东侧绿地国际花都和泉景园之间,自发形成了小市场,存在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加之此处紧邻泉新小学,在接送孩子的高峰时段,更增加了道路拥堵,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在第二期拆违拆临行动中,腊山街道办事处倾听群众诉求,结合正在开展的陡沟河河道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街道会同城管执法等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拆违拆临工作。通过积极宣传、有效引导、自拆和助拆的方式,共拆除清理违建板房、棚房和集装箱体共14处,约1620平方米。目前,陡沟河国际花都段东岸的违章违法建筑已经拆除完毕,昔日拥挤、杂乱的环境得到改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本着“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原则,下一步,将由园林绿化部门对清理后的场地进行绿化提升。在拆除过程中,就有居民询问此处规划,在了解到要进行绿化提升后,主动为街道办事处点赞。拆除完毕后,街道办事处更是收到了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发来的赞扬。(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李春媛 张宇)
●制锦市街道
拆除违章建筑不手软
为全面配合全市、全区“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行动,天桥区制锦市街道力争基层城市管理先锋队,全力以赴打赢拆违拆临攻坚战。该街道始终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政策、一视同仁”原则,截至目前成功拆掉500余平方米,拆违行动还将持续进行下去。
其间,该街道成立“拆违拆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城管委牵头,组织城管执法、社区居委会及科室、派出所多部门召开“拆违拆临”工作分析调度会议。全面细致抓好违法违章建筑的摸底普查,切实做到登记明确、分类清晰、定性有据、以法服人,确保拆违拆临工作有的放矢、有序开展。采取行动突出“快速”,坚持迅速行动、以快制胜、以干抢先,勇于亮剑、敢动真格、能啃“骨头”,执行力度突出“强力”,把“拆违拆临”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动员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成员单位积极关注、主动支持、强力推动拆违拆临工作;再次,行动过程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争取居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真正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拆除违法建设的合力。
此外,街道还将拆违任务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定目标、定时间、定人员,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以目标倒逼工作、以时间倒逼进度,确保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对工作中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工作不实的,坚决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拆违拆临工作强力推进、高效完成。
(本报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李叶)
●杆石桥街道
经九路、民生大街10处违建集中拆除
3月15日上午,市中区杆石桥街道联合执法、交警等部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经九路、民生大街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了集中拆除。
据了解,经九路西首违章建筑已存在30余年,拆除阻力大。经过社区干部多次入户走访,耐心讲解相关政策,业户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此次行动,共出动人员32名,挖掘机1台,渣土运输车3台,共计拆除违章建筑10处,拆除违建面积700余平方米,清运渣土200余立方米。下一步,街道将征求小区居民的意见,对该处空地合理规划利用,服务周边群众。(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刘菊)
●高官寨镇
探索拆后土地管理机制
日前,在“拆违拆临”拆后恢复工作中,章丘区高官寨镇经逐步探索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据悉,经建委牵头在拆后提出了综合整治方案,对占用耕地的立即着手复耕,还地于民;对占用绿地的趁春天将土地绿化起来,还绿于民;对占用道路的及时清理砖石瓦块确保道路通畅,还路于民;对有碍观瞻、存在安全隐患的临时建筑及时清运,还安全美化于民。(本报见习记者 刘高君 通讯员 刘功利)
●舜耕街道
加强拆迁区域管控 防止变成“污染区”
3月14日晚,在阳光舜城土屋片区拆迁区域,一辆私家车趁着天黑倾倒装修垃圾,被夜间巡查的市中区舜耕街道城管执法队员当场制止。在询问过程中,城管工作人员发现,现场除了已经倾倒的6袋建筑渣土外,在不远处还有一辆挖掘机械正在做倒拨分流,执法队员见状立即采取行动,截住车辆,制止其违法行为,同时采取全程拍照取证。
“土屋拆迁区域夜间人流量小,为偷倒垃圾提供了可乘之机,屡屡出现偷倒者趁着天黑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给居民生活和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辖区市容市貌环境。”城管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避免拆迁区域变成偷倒垃圾的环境“污染区”,舜耕街道专门成立了一支查处夜间偷倒垃圾整治队伍,重点在拆迁区域“重灾区”路段进行巡查。通过巡查治理、法规宣传、投诉上报,建立辖区范围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偷倒垃圾行为的监察与管控,使违法行为发现更及时,查处更迅速,效果更明显。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赵虎)
●崮云湖街道
高架桥下拆出景观带
京台高速崮山段高架桥下原来有48处违章建筑,大多是饭店、商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近期,长清区崮云湖街道高度重视,立即行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盯上靠上做思想工作。拆除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的基本原则,采取自拆、助拆和强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
近日,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在区城管、公安、交通运输、国土、供电、供水、司法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一天时间对崮山高速桥下37处,18000多平方米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完毕。
违法建筑拆除后,崮云湖街道积极协调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济泰分公司,组织车辆、人员加班加点对高速桥下违建拆除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提前一周完成任务。
3月10日,崮云湖街道京台高速崮山段高架桥下“建绿透绿”工作正式启动,此次绿化面积为4.2万平方米,结合周围环境实际,以自由曲线模纹篱与植物组团相结合,合理营造微地形,更好地烘托起自然式种植方式,间隔搭配常绿植物组景,形成高低错落的植物景观。局部节点位置适当点缀少量乔木及花灌木,体现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主要节点路口重点绿化,营造舒缓地形,乔木、灌木、球类、地被相结合,在统一中求变化,打造靓丽新景观。(本报记者 张龙 通讯员 李娜 李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崔丹西瓜熟了,草莓红了,花儿开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厌倦了城市喧嚣的小伙伴们,是不是特别向往大自然的田园风光?还在等什么,带上家人、叫上朋友,去采摘吧!脚踏松软的土地,面对波光...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