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以来,人们对泉城西部及槐荫了解关注不够多。至于说到槐荫厚重的历史文化,巨大的生态、交通、环境优势及不可限量的美好发展前景,更是缺乏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济南市民,常以此为憾。
2016年的春天,当朱希才先生将厚厚一沓书稿《槐荫密码》送到我手中并嘱我作序时,我先是为能得到一部专门介绍西部泉城和槐荫人文历史,并散发着缕缕槐香的文化散文作品而高兴。通读全书后,更为作者这部新作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写法而倍感欣喜了。
这部新作不是孤立地捡拾一些历史碎片来印证槐荫的历史如何悠久,亦不是平面地孤芳自赏似地列举一些数字和成就来说明槐荫的发展如何迅速,而是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用历史思维看槐荫,即把槐荫的历史发展放在整个济南城文明发展演进的坐标中来定位和审视。
作者在对济南的地理特征和城市发展规律做了一番解读后,明确指出,济南是一座沿着太阳运行的轨迹发展的城市,纵观济南的城市建设发展史,恰是一部不断西进追梦的历史。近2700年,三次大西进。济南最初在章丘筑城,实现了建城梦;后一次西进至历下,实现了立城梦(济南城作为县、州、郡、府的行政中心立了起来);二次西进至商埠,实现了富强梦;而今正三次西进至济西建西部新城,将实现希望梦。
济西,坐拥岱岳巍岩,扼守黄河天堑,两千里海岱通衢,属四方交通咽喉。古时属商军东征虎视之地,齐师屯兵雄踞之处,三千年烽烟滚滚,系兵家必争之地。而槐荫恰处济西核心区域,农耕文明时代在古济水和古玉水交汇处的槐荫西部田家庄一带,东夷人便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后又在此处的古城村一带建起古祝国和祝柯国的都城——祝阿古城。古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为济南城的文明进程增添了绚烂的光彩;到工业文明时代,胶济、津浦两条铁路在大槐树庄交汇,槐荫东部成为济南城最具活力的西商埠区;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京沪高铁在槐荫西部呼啸而过,高铁济南西站落户槐荫,槐荫又成为了西部新城的中心地带。据此,作者得出结论,济南城一路向西发展不是偶然,它是济南城历史发展长河的必然流向。面对第三次西进的历史机遇,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槐荫,必将成为支撑济南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地。
正是作者这样一种穿透历史烟云的思维和洞察力,能够引导人们,拨开重重历史与现实的迷雾,站在规划省城济南未来发展的高度上,真正认识到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济南西部尤其槐荫,在泉城济南未来发展中,极具不可限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张力,以此来揭示,“为什么看起来并不耀眼的槐荫却有着这般厚重的历史、巨大的优势、无限的前景”。
该书另一个令人欣喜的新颖写法是,在城市文明历史演进中探寻深嵌于槐荫城市肌理的文化“密码”。
槐荫作为一方充满活力、奋发图强、气贯长虹的沃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迹众多。但作者没有一一去赘述这些历史文化的来龙去脉,而是从槐荫如何熔铸了以“三风”为特质的城市历史文化之魂切入,重点写了祝阿古城的风骨、商埠老城的风情及西部新城风韵的形成,及对槐荫人独特精神风貌、性格气质的影响和浸润。以此来揭示“时至今日,为什么西部的槐荫人比之东部的人们似乎更多了一些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多了一些坚韧品质和自强信念;为什么面对西部新城的建设,槐荫人会展现出那么非同一般的激情与活力。”而这也正是作者要引导人们去认真探寻的槐荫密码的核心所在。由于作者谙熟历史,层层铺垫,寻根溯源,由浅入深,也就更进一步增加了这部新作的可读性和思想深度。
这部新作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即以真情做血脉。希才先生出生、生长、生活、工作都在槐荫,或许正是这种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家乡情结,使西部泉城不仅融入了他的生活,也融入了他的生命。他一直在为西部泉城歌唱,先后创作出版了《走进梦中城》、《西进序曲 沿着太阳运行轨迹发展的城市》(与人合著),新作《槐荫密码》又即将付梓出版,这都是作者怀着赤子之情献给故城故乡的赞歌。
品咂着《槐荫密码》浸满槐香的内蕴,体悟着槐荫从历史中走来的那卓尔不群的风骨、风情和风韵,我想改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满园春色关不住,琼槐一枝出墙来。这琼槐一枝,即指希才先生的新作,也指充满生机的槐荫。愿希才先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愿槐荫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晨报讯(记者孙继广通讯员孙立强)3月16日上午,我区首位享受***规范化诊疗服务的患者张洪纯,收到了文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来的帮扶金。据悉,2017年3月,按照《济南市医疗***实施办法(试行)》...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