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叫龙山的小镇,是新石器时期世界黑陶文化发祥地。2010年,注册了龙山黑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4月,章丘被正式授予“中国黑陶之乡”荣誉称号……4月13日,区新闻中心组织部分作家走进龙山,近距离地感受龙山文化的魅力。
从黄土到黑陶艺术品处处体现工匠精神
采风的第一站,作家们来到了张国庆老师的城子崖黑陶艺术馆。置身在一排排鬲、炉、瓶、鬶中,仿佛时空倒转,凝重舒适,宁静致远,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一一从眼前掠过。谈起这座由自己一手建立的艺术馆,张国庆老师就像谈起自己的孩子,“我用尽了我的全部身家,甚至举债建了这个艺术博物馆,就是为了把黑陶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后人,让后人认识,并把黑陶艺术传承、发展下去。所以,不论多么难,我都会坚持做下去。”
张老师当场为大家演示制作过程,只见他用力揉泥块,继而上转轮、找重心、拉坯,每一环节都没有可以参照的条条框框,都必须依靠实实在在的经验去拿捏。稍有不慎,刚找好的重心偏了,刚拉起来的坯就会塌陷。“通过张老师的讲述和演示,我才知道,从一把黄土到一件黑陶艺术品,无一不需要纯手工完成,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作家王孔芹、韩庆梅、冯佳珍纷纷表示,一件件黑陶的诞生,都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今天的所看、所听、所感,都让她们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每一件文物都历史悠久考古圣地名副其实
走进龙山文化博物馆,只见展出的文物琳琅满目,大约有几百件,不管是生活饮食类的陶碗、陶釜、陶鼎等,还是生产工具类的石铲、石斧、石钺等,都让作家们赞叹不已,大家纷纷用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拍着。“我几年前来过,没想到改造以后的博物馆变化这样大,简直是脱胎换骨。”面对眼前震撼的景象,来自第二实验小学的许凤霞感慨万千。“几年前我构思过一部小说《龙山传奇》,后来因为写作女儿的成长经历,而暂时搁浅,希望这次采风能够重新点燃我的创作热情。”来自明水教育办的王永,看着精美的展品,眼神中透着欣喜。
在博物馆中,最受人瞩目的当数馆中的多处多媒体展示平台,通过这种新的手段,对历次的考古发掘过程进行了图像展示,而国内首创的玻璃通天柜的陈列方式,则在开阔的空间中,将当时的生活用品进行了展示。据龙山文化博物馆馆长田继宝介绍:“龙山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后推出了‘龙山文化\’这一主题,共分为序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及结束语六部分。”一件件流光溢彩的展品,无不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回响着历史的足音,所有这些,相信可以让每一位章丘人感到自豪。
新闻推荐
晨报讯(记者刘文通讯员郑辉)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根据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总体安排,4月17日12时至4月18日24时,青银高速公路青岛主线收费站至机场立交段(K27+045至K330+376),封闭双向交通,在...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