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是章丘的灵魂,造就了章丘人的精神家园,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对标济南‘453’工作体系,章丘提出了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其中,生态提升与城镇提升的核心就是保护泉水、建设泉水生态标志区。全方位做好泉水文章,力保泉水持续喷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意义不言而喻。”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表示,要实现打造泉水生态标志区的“大目标”,基础要先实现泉水持续喷涌的“小目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泉水”。
章丘区长韩伟介绍,“保泉工作中我区先后采取了地质保泉、关井保泉、调水保泉、拦蓄补源等保泉措施,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全面开展大绿化、大水系、大生态建设,泉水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不断增加,加之百脉泉水具有典型的雨源型特征,保泉形势仍然严峻。“形势逼人、群众期盼,借鉴济南市保泉的成功做法,章丘百脉泉泉水保护补源工程(一期)方案随之出炉。”补源工程方案体现“精准”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泉水补源,给泉群持续喷涌提供“原动力”,章丘于去年底启动了百脉泉泉水保护补源工程前期调研,通过科学地质勘察,摸清查明泉域水文地质特征,明晰了泉水补给、径流、渗漏等实际情况。通过与省地矿工程勘查院联合开展泉域水文地质勘察,不断完善数据,近日百脉泉泉水保护补源工程(一期)方案出炉。
记者看到,方案中章丘保泉补源将在城区明水断裂带、小东山白泉生态湿地、景观河道重叠处,实施探槽开挖、补源水文地质孔钻探工程,以期实现调水回灌补源保泉、城市景观水系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的目标。该项工程作为生态提升工程、引水补泉和泉水调蓄工程的先导工程、基础工程,对于构建以引黄调水补源和五大水库贯通向百脉泉补源的城市水系大循环,以及构建以“五纵两横”城市景观水系为框架的城市水系小循环,都具有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作用。方案经论证后,将进一步明确章丘泉域地下水径流通道、岩溶水资源分布等情况,以增强保泉措施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方案是现阶段的“最好选项”
论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林学钰教授从专业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一期方案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可行性强,并就后期工作开展提出了“明确断层带性质、做好模拟实验、布置长期观测口”等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石建省认为,方案提供资料充分、针对性强,作为一种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人工干预值得一试。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何庆成表示,该方案是“现阶段的最好选项”,希望取得预想的效果。山东省地矿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徐军祥、省地质调查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所所长杨丽芝同样认为,好生态就是泉水持续喷涌,根据百脉泉群的成因,实施“三水”转换,百脉泉的保泉补源效果应该会非常明显。
“专家们从专业角度‘既讲了思路又讲了办法\’,增强了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将认真吸取专家观点,同时积极听取民意,融入到泉水保护补源后续工程中去,推动科学保泉、精准保泉再上新台阶,力促百脉泉水持续喷涌,更好的保护‘小泉城\’城市品牌。”刘天东表示。
新闻推荐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指出,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实干,关键看是不是为民服务、为民实干。章丘区普集街道办事处陈朴村党支部书记崔宝兰在任20年,嘴里说的、心里想的都是“俺村的老百姓好”...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