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绽放永恒爱花 迎接温暖夕阳——市红会精准养老扶贫攻坚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建设纪实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5-08 11:45   https://www.yybnet.net/

生活在苇沟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的老人们开心地安享晚年。

□本报记者 邱天 市民记者 李克利

编者按

4月中旬以来,济南市红十字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实地考察了济南市部分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养老项目点,零距离观察体验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的环境、设施、软硬件建设情况,面对面倾听、了解农村鳏寡孤独老人对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的憧憬或入住后的感受,躬下腰、俯下身用行动宣传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践行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红十字会宗旨。通过济南市红十字会(以下简称“市红会”)人的听、看、走、聊,了解到在各级红会的资助帮扶下,农村基层干部精打细算,精心组织、高效建设,已把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建成了真正能为困难和留守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场所。使农村贫困单身或丧偶独居老人老有所依,实现集中入住供养。“大家风尘仆仆,马不停蹄,深入乡村,走进幸福院,与一线红会工作者、幸福院的老人们促膝长谈,掌握红会助力养老事业给老人和社会带来的幸福感,用手中的笔和满满的情,抒发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红会助力民生,社会各界为民生喝彩的主旋律。志愿者的付出,如阳光普照,定会为红会养老事业的人道行动而熠熠生辉,温暖千家万户!”市红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刘成海如是说。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解决农村养老难题

市红会赈灾救济处副处长张进介绍,红十字“博爱幸福院”是市红会在城乡社区开展的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人道公益项目。它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是红十字会着力打造的以社区为工作阵地、以弱势群体为服务目标的综合性业务平台。

而在老百姓心中,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就是由红十字会资助,老百姓自己做主,做想做的事儿,帮要帮助的人的地方。

据悉,2015年,市红会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农村建设发展、加强农村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工作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助手作用,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先在长清、章丘、平阴三地,通过当地政府主导、市县红会辅助的方式,参与建立了4所红十字“博爱幸福院”,为贫困地区困难老人和留守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经过一年的筹备,其中3所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已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关注贫弱人群

实现脱贫致富

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的建成及使用,使分散供养变为集中供养,解决了农村留守、独居等老人生活和养老问题。该项目着重关注贫弱人群的生活和生产,通过修建饮水工程、卫生站等工程设施改善他们的用水、交通、就医等基本生活条件;关注贫弱人群的生产,通过大家平等参与、共同协商确定扶持方式和对象,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济南历城区柳埠镇苇沟村的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的成功建设,不仅让每个村民深刻感受到了红十字精神,且让每个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村支书孙茂才的带领下,通过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的建设,在村里没有收入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投资4万余元,将800米河道、600多立方米土石全部清理外运;投资10万余元,新修拦水坝11道,改变了原来因天灾原因形成的脏、乱、差、臭局面,并顺利争取到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项目;投资140余万元,对全村进行美化、亮化、硬化,绿化三个广场,安装了自来水系统,建设生产路2.15公里、引水管道1万多米、大型水池5座。

该村结合实际,2014年开始建起了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和幼儿园。2015年8月,英国勋爵贝茨先生和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汝鹏到苇沟村参观指导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红会又资助资金近20万元,为苇沟村建起了“博爱卫生站”,现已投入使用。“村里有了卫生站,小病小灾都能在家门口解决。我们在自己村里就能看病拿药,既不用担心路上有危险,也不怕因为路远耽误了治病。”

2016年7月22日,当遇特大洪水时,全体村民互帮互助,红十字救援小组组织村民及时转移,无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后,对损坏的道路义务劳动,节约资金5万余元,红会拨付救灾物资全部发放给受灾群众。

据了解,章丘区垛庄镇东车厢村有135户村民,其中有140人为常住的老弱病残者,60岁以上的有95人,他们贫困到极限。2015年,市红会面向社会爱心企业募集善款160余万元,为该村投资40万,建起了占地1.78亩,建筑面积339平方米,房屋17间,让当地老人可以集中供养的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原来空闲的房屋转手租给旅游开发企业,正着力打造以“石村、乡居、花山、清泉、绿林”为主题的“五彩山村”旅游休闲度假区。“手头宽裕了,受益村民们的精气神儿也好了,村风村貌明显改观,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东车厢村村支书吴吉强感受深刻。

2015年7月,在省、市、区红会资助下,长清区双泉镇贾庄村的钟鼓山红十字“博爱幸福院”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幸福院总面积348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绿化面积610平方米。幸福院呈四合院结构,北房和西房为老年公寓,16个标准间,32张床铺,南房是厨房和两个餐厅,可以同时容纳60多人就餐,东房是图书室、医务室、棋牌娱乐活动室和库房。投入使用后,附近的贾庄、河东崖、邵家背村的老人就到此聚会活动,互相关照着过起了大家庭生活,孤独感减少,幸福感增强。

市红会始终秉承“民需我为”和“民生为本”的理念,以社区(农村)为项目实施单元,以易受损群体的生产生活改善为项目实施内容,有效对接了当前国家的***战略。打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红十字“博爱幸福院”项目立足于社区(农村)的实际需求,通过成立村级红会组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使项目与村民保持“零距离亲密接触”,缩短了“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该项目注重生计发展,特别是选取弱势群体支持其个性化生计发展方案,做到精准到户、措施到位;扶贫先壮志,通过易受损性与能力评估、技术培训等帮助贫困群体认识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树立脱贫信心,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使红十字会参与***工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人老了之后,最怕没人陪伴,我们做的就是把养老服务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家庭的老人身边,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精准服务什么。”孝直村村党支部书记殷京玉坚定地说,“如今儿女们大多在外工作,一旦父母需要儿女照顾,即便是交通再便利,也不可能立刻回到父母身边。因此,平阴孝直村创新性地提出集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养老院托养、候鸟式养老于一体的交互式养老模式平台,即随时掌握村里老年人的生活、身体状况和情感需求,让儿女安心工作,随时随地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

平阴县孔村镇前大峪村村民张先生满怀感激之情说道:“我身体不好,也没人管,现在想吃啥吃啥,感谢红会的帮助。”

长清区双泉镇贾庄村刘女士说:“如果没有红十字会,我很难想象以后的生活,红十字‘博爱幸福院\’让大家都学会了传递爱心。”

在长清区双泉镇河东崖村,只要提起红十字会,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感谢红十字会,给老百姓办了大好事、大实事。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就是俺的家!”

在基层,志愿者已经成为传播和发扬红十字“人道 博爱 奉献”精神的主力军和执行红十字“博爱幸福院”项目的助手。长清区双泉镇邵家背村一名志愿者说:“红十字会在俺村里人人皆知,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我们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只要能够换来村民的认可,通过传递爱心、凝聚力量,提高我们村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我就知足了。

(本报记者 邱天 市民记者 李克利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沙尘来袭,京津冀“气质”昨已爆表时隔79天今或重现重污染

4日,一夜降雨过后泉城迎来蓝天白云好天气。5日济南或将迎来重污染天气。记者王锋摄“月光族”喜欢用“喝西北风”来形容小日子过得很拮据,可是进入春季后发现西北风都少了,暖湿的偏南风...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绽放永恒爱花 迎接温暖夕阳——市红会精准养老扶贫攻坚红十字“博爱幸福院”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