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国家级非遗项目来济“寻根”献义演32年后,五音戏“回家”啦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5-16 12:08   https://www.yybnet.net/
“小黑驴儿真人爱,蹦蹦哒哒的真有趣儿,俏俏利利的四条腿儿,雪里站的粉白蹄儿……”当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演员在坝子村唱响《王小赶脚》,四邻八乡的老老少少都被这部五音戏经典剧目酸甜的唱腔、活泼的歌词深深吸引了。

5月14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来到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坝子村,为村里第五届书画艺术展举行义演。此时,距1985年剧院第一代团长、坝子村村民“鲜樱桃”邓洪山最后一次在村里演出五音戏,已经过去了32年。

五音戏唱腔婉转妩媚,被称为“北方越剧”,100多年前起源于历城、章丘一带,由“秧歌腔”发展而来,5个人就可以成班演出,故又名“五人班”、“五人戏”。“鲜樱桃”邓洪山17岁时,在千佛山庙会上演出五音戏,一炮而红、响遍泉城。从此,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五音戏,塑造了无数经典艺术形象,为五音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鲜樱桃”当年究竟有多“火”?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村里一度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卖了裤和袄,也要来看鲜樱桃;三天不吃饭,也得把五音戏来看。”据记载,梅兰芳、程砚秋对“鲜樱桃”十分欣赏;1991年《济南日报》刊文报道,毛泽东曾称“鲜樱桃”为“山东的梅兰芳”。

自从“鲜樱桃”离开坝子村,该村对五音戏的传承就此中断。由于村里没有专业剧团,五音戏也渐渐淡出了村民的视野。尽管村里的老人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永远忘不了五音戏”,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还会哼哼几句经典唱段,但多数年轻人对五音戏已是知之甚少,五音戏在坝子村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

五音戏剧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剧院深刻认识到了传承五音戏的价值与责任。“我们一直在找回家的路,在找五音戏发展的根基。”这次“寻根”义演,剧院感受到了坝子村村民对五音戏的深深怀念和厚重感情,以后有条件时将扶持村里成立民间剧团,帮助“娘家”做好五音戏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本报见习记者陈思通讯员程冰)

新闻推荐

章丘一六旬女子上吊自杀女儿称母亲低保被取消后想不开 村支书称并非如此,她以前就自杀过

88197600热线(记者刘云鹤)11日早晨6点多,在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东矾硫村,村民景女士在家中上吊身亡。景女士的女儿称,父母吃低保多年,今年村里上报民政复核后,取消了母亲的低保,母亲一时没想开。昨日记...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四方机厂2017-05-14 00:00
评论:(国家级非遗项目来济“寻根”献义演32年后,五音戏“回家”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