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章丘新闻 > 正文

【史海钩沉】阳关大道两官庄

来源:章丘晨报 2017-05-18 08:06   https://www.yybnet.net/
□张福成  孙继昌

战国时期,齐长城建置锦阳关,在阳关大道上设立驿站。关南驿站设在今莱芜雪野镇站里村;关北大驿站设在今章丘文祖大寨村。站与站相距25里,这是周制。驿站是运输线上的物资集散及客商休息之地,锦阳关是驻兵守戍维持道路安全之处。齐长城修建后,在关北建兵营大寨、小寨,与大驿站各司其功能职责。以锦阳关为坐标,始称关里关外。秦朝统一之后,关里关外一直属于不同郡县所辖,形成了两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边缘之地,一直延续至今日。历朝历代在锦阳关都有兵守戍。1989年台莱公路(S242线)展宽时,在大寨村于家林出土油篓坟,经文物部门专家鉴定是元朝镇守锦阳关的“将军墓”。大寨村在明朝万历二十五年重修长泰桥,碑文有修长城的记载:“皇明开基以来,迄今二百余年,至此间路甚崎岖,业已修长城,南北而为坦夷矣。”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北修万里长城,以御蒙古入侵;南修齐长城,以防南京旧部官员兵变。

清朝建立后,关外属泰安府莱芜县,关里属济南府章丘县。济南亦是山东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机关)所在地。莱芜、新泰、沂源一带人群进省城,过锦阳关是捷径。从莱芜吕祖泉村到章丘大寨村这十几里路属于两不管的地带,锦阳关虽在其中间,因无人管理,治安秩序混乱。康熙十一年(1672年)《新修莱芜县志》主编叶方恒,时任莱芜知县(后任运河漕运使),因公往返于济南、莱芜之间,路经锦阳关发现道路失修难行,时有盗贼拦路,狼灾不断,对荒芜的烽火边城曾作诗《长城岭》感慨道:“来往长城道,巉屼鞭马疲。枫青秋未老,山白雨来时。果熟随风落,花明依露垂。当年齐鲁界,无复一丸泥。”叶方恒回县衙后,从莱芜周边村庄挑选身体健壮会武功、不同姓氏的十户人家,携全家男女老少一起迁到锦阳关外组建一村庄,名曰“十姓官庄”。莱芜县衙在锦阳关南一里处阳关大道两旁划出地基,官督民办,就地取材为农户建设住房,使迁者安居。靠近官庄的土地由县衙征用,然后按需分配给十姓官庄的农户,让他们自种自收自用,不交租赋。他们新开垦的土地收入归已所有,亦不交赋租(当时普通农户新垦土地是要通过丈量交赋税的)。十姓官庄的事务不受当地行政机关管辖,直属莱芜县衙节制。官庄内有事直秉县衙,没有中间环节。若遇灾荒之年,粮米不继,由县衙直接划拔该庄。

官庄安置好之后,村民任务是维修道路、负责商旅安全,打击拦路抢劫的歹徒,清除狼灾之患等;农忙时播种收割,农闲时修路练武,开垦土地。官庄的百姓,既不是普通农户,也不是旗户。普通农户种田纳粮服徭役,是天经地义的;而旗户大部分是满族,不从事劳作,是官府供应粮米柴草的军户,平时练武,战时出征。十姓官庄农户的待遇,介于普通农户与旗户之间,是常年维持治安的“民兵户”,又是不服徭役的“养路工户”。为什么要挑选不同姓氏呢?官方是从易于婚嫁,使官庄人口迅速繁衍而考虑的。当时的十户人家,为石、邢、秦、耿、高、孙、韩、毕、康、张十姓,之间互相通婚,人口繁衍迅速,为当时锦阳关周边的治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00多年过去了,如今该村是一个近600口人的村落,“十姓官庄”的村名后讹传为“邢石官庄”,再后来因庄内建“娘娘庙”,求子祈福非常灵验,人人争相膜拜。于是商议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二十日为庙会,成为麦收之前货物交易集散之地,这种惯例一直延续到建国后,娘娘庙遐迩闻名,渐渐取代了“十姓官庄”的称谓。后几户居民迁往锦阳关城下的阳关大道两旁定居,形成了新的村落,叫做“城墙岭”或“长城岭”,现两村已合成一个村落。文化大革命时扫四旧,娘娘庙的名称改为“兴无”大队,文化大革命结束又恢复娘娘庙村。

莱芜知县叶方恒在齐长城南边建立十姓官庄之后,章丘县衙按莱芜县衙的选拨条件和安置措施,在大寨村南两里的摇铳山下、锦阳关北两里的阳关大道旁建立“太平官庄”,将原属于大寨村的六国峪划拨给太平官庄经营。其职责与十姓官庄相同,直属章丘县衙,固守章丘的南大门与莱芜的北大门形成对称之势。两个官庄相距三里,共同拱卫锦阳关,共同维护阳关大道的维修及安全。太平官庄街道上曾植槐树三株,高大而茂盛,成为客商在树下纳凉避雨的好场地,远方客人渐渐将太平官庄叫成三槐树,也被近村人所认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大寨村义集碑上称“太平官庄”,清同治三年(1864年)章丘县修筑长城岭石墙记碑文上称“三槐树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凿大寨南井”碑文上称“太平官庄”;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重修长泰桥”碑文上称“太平官庄”;现称三槐树村。该村人口现约有600人,如今三棵大槐树已不存在,“三槐树”的村名却早已叫开。

清朝为维修道路、负责商旅安全而立村的十姓官庄和太平官庄,给阳关大道交通安全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给大寨村的商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太平官庄建立160年后的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大寨村在《重修长泰桥碑记》中,回顾两官庄建立后使道路安全畅通,让大寨村经济繁荣的光辉历史:“若章邑大寨庄者,道贯南北两京,路达远近十省,商贾接踵而至,车马蚁行而来。”根据碑文记载,大寨庄的钱庄(相当现在的银行)最多时就达13家,其他各类店铺繁多号称七十二店铺,根据调查统计实则上百家。大寨南街、北街临街的住户,家家是大小车店、饭店、馍馍房、豆腐坊共33家,其他药铺6家,染坊5家,木匠铺6家,铁匠铺4家,酒店3家,肉食店6家,油坊2处,酱菜铺3处,弹花坊5处,灯轿铺3处,广货店12处,盐店批发1处,洋钱、洋油、洋火批发处各1处,还有不敢公开露面的赌场若干。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防捻军,章丘重修齐长城锦阳关,两官庄又成为军事重地。随着历史的推移,车马蚁行的阳关大道已成为汽车通行的公路。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修建章莱公路;1965年始建明莱公路;1989年修建台莱公路(S242线);2005年建京沪高速(G2),这些道路都是经过历史上的阳关大道的两官庄之地。如今在山东省级传统村落中,有莱芜娘娘庙村(十姓官庄),也有章丘大寨村,可惜没有三槐树村(太平官庄)。

新闻推荐

若土地市场过热调控力度将再加码权威部门回应土拍热点今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有望创新高

长清3宗居住用地拍卖落幕后,无论是激烈的竞价过程还是创当地新高的楼面价都引起社会关注。长清楼面价站上4700元+是否正常?今后土拍市场若持续过热将怎么降温?16日,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回应了...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鸡和蛋新难题2017-05-17 14:05
评论:(【史海钩沉】阳关大道两官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