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矫治中心治疗室
■速读
一个沙盘、一堆玩具,几张座椅、一张催眠床,通过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矫正服务等专业心理矫正工作,为他们搭建心理沟通的桥梁,通过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等心理矫治手段,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人格成长,顺利融入社会,这就是这家西北首家心理矫治中心的主要工作。记者耿睿文/图
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
融为一体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心理矫治中心。
心理矫治中心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金昌南路39-47号。该中心设有心理矫正工作室,配有测评仪器和治疗沙盘、视频监控仪器等设备,同时聘请了5名心理矫治专家,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及综合性培训为一体的心理矫治工作。目前该中心已开始建立心理测试档案盒心理评估报告,并对矫治对象施行分级分类管理,引导和帮助矫治对象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让矫正对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中心成立后,城关区还将逐步建成以社区矫正心理矫治中心为基地,辐射全区多数社区或村的社区矫治站,使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基层常态化,更加有效地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塑健全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防止重新犯罪。此外,该区还将依托该心理矫治中心,通过晟地汽车配件城等5个就业安置基地、红十字康乐医院等5个公益性劳动基地、东方学校等5个技能培训基地,为矫正对象安排一定时间的社区公益劳动,帮助矫正对象在矫正期满后直接进入过渡性就业基地,实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的衔接。
在“游戏”和谈话中
治疗患者
一个摆满玩具模型、游戏手办、山水工艺品的展示柜,一个沙盘、一张不大的办公桌、一台电脑走进这间房间,如果不告诉你房间的功用,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到了幼儿园的活动室,可这却是货真价实的心理治疗工作室。
“接受治疗的人可以从展示柜上拿取任何模型来摆放到沙盘上,通过模型的摆放位置,我们就可以知道对方的心理状态。比如说对方选择武器、怪物就说明对方的内心很焦虑。如果选择把模型摆放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就说明他不愿意和人沟通,刻意地和别人保持距离。即便是普通的治疗,人们面对医生都不可能马上打开心扉,更别说是心理方面的治疗,通过这种看似游戏的治疗方式,可以让矫正者在不经意间打开自己的心扉,从而更好地接受治疗。”矫正中心郭主任说道。
一个小圆桌、两个暖色调的座椅、一张沙发和一张催眠床则是谈话治疗室的全部。但就是这个不大的房间,让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从痛苦、抑郁、焦虑中走了出来,最终还让他们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心理治疗工作室、访谈治疗室、会议观摩室,三间诊室就构成了心理矫正中心的全部,而也就是这不起眼的三间诊室,让无数的心理疾病患者摆脱了病痛,获得新生。
矫正中心
既是医院也是学校
“心理矫正中心是今年11月份成立的,但在此之前,我们早就已经开展了心理方面的治疗,而接受治疗的患者不仅仅是矫正人员,包括我们在一般治疗中发现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和慕名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郭主任说。
持有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的郭主任除了是心理治疗师以外,还是一名全科医生,她所面对的患者除了矫正人员、心理疾病患者外还有一般患者,而在郭主任看来,与矫正人员所不同的是,一些平常患者的心理疾病更加
隐蔽,所以郭主任和同事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仅要治愈患者的身体,更要去治疗这些患者的心理,在这里,所有的医生已经把专业医疗和心理治疗放到了同等高度。
社区心理矫正工作室包括心理治疗,从目前来看都还属于新鲜事物,而随着现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压力的不断加大,心理疾病又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矫正中心不但只是一个治疗场所,更承担起了学校的作用。
“从事心理治疗不但要有医师资格证,还要有专门的心理治疗资质,所以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培训的责任。”郭主任说道。
社区矫正仅仅靠治疗中心的工作远远不够,还要靠各个社区司法所的协作,所以城关区24个司法所的所长就成了“培训班”的首批学生,每周五下午,中心都会在会议室里安排心理治疗方便的讲课,通过影像、材料、课本等多方面的学习,让大家掌握心理治疗的方法。如此一来,很多的矫正人员即使不来到中心也能在就近的司法所得到心理治疗。
除了向司法所所长教授心理疾病的课程外,中心还为一些持有心理治疗资质和准备从事心理治疗方面的志愿者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场所。不过与司法所不同的是,因为这些志愿者大多已经持有了相关资质,所以中心更强调的是实践,几乎每一个志愿者都在中心留有了联系方式,所以一旦有合适的案例,中心就会主动联系一些志愿者,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信息。
有时一场治疗
比做一天手术还累
在郭主任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病历档案,里面都是她为那些刑释解教人员做的心理测试档案和情况分析。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对患者的尊重,她每天做完评估后都会把这些资料妥善保管起来。她认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行为,特别是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治更应该是一个长期过程。
在做心理矫正的过程中,郭主任发现来到这里的人大多有自卑感。为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她对每个人热情接待,并自己研究出认知疗法、摄入性疗法和放松疗法等。为切实达到预期“聊效”,她一天最多接待两个人。“做我们这一行其实并不容易,接待工作不可以录音只能凭记忆去做诊疗并形成报告,这就要求我们接待每个人都必须做到全神贯注。有时候一场治疗下来比做一例手术还累。”郭主任说。
通过测评软件
辅助心理治疗
除了以沙盘、谈话治疗以外,中心还引进了专门的测试软件,该测试软件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使进一步筛查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可以有据可依。
据郭主任介绍,在个案心理治疗方面,他们主要把握5个步骤: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测试和初步诊断阶段,掌握矫正对象的心理特征;制订咨询方案阶段,明确咨询方案的咨询会使矫正事半功倍,可以使双方明确咨询方向和目标;进行心理治疗阶段,对有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巧,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平稳度过矫正期,并将心理矫治的情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详细记录,以便调整个案矫正方案;跟踪观察,每次心理治疗后,咨询师要求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跟踪观察矫正对象,对其日常表现进行反馈,为下次心理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巩固阶段,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成果,使矫正对象在咨询中获得的成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心理治疗后的情况等记入个人档案,并进行严格的保密管理。
心理工作室
让迷途者重获新生
虽然社区心理矫正中心正式成立才刚刚一个多月,但从2011年以来,中心就一直在进行着心理矫正的工作,两年来,中心先后进行了心理健康讲座和个案心理辅导近100多人次。心理咨询工作矫正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矫正了他们的行为,稳定了社会秩序,让许多曾经误入歧途的人重获新生。
今年刚满19岁的强强(化名),在16岁时就因为抢劫被判劳教。而造成他误入歧途的原因,则是强强读初二时发生的两件事,先是自己的“发小”、“铁哥们”比自己大三岁的伟伟(化名)在未打一声招呼的情况下就悄然搬家。之后,强强的父母又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将与自己相伴多年的宠物狗送给了别人。刚刚年满14岁,便有两个“挚友”不辞而别,这让强强感觉自己受到了背叛。于是他开始拒绝交流、抵触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人,并开始自我发泄,慢慢的 强强也越来越暴力,最后发展到谁和自己关系越近,就对谁越发的暴力。16岁初中勉强毕业的强强,已经没有了丝毫继续读书的动力,于是便辍学在家。但他的怨气却并没有得到释放,而是将不满转嫁给了低年级的同学,抢劫初中、小学同学的钱成了强强唯一的发泄途径,结果不久他就因为抢劫被判劳教,在经过了9个月的劳教后,表现良好的强强被改为缓刑。
刚回到社区时,失眠,烦躁,情绪低落围绕着强强。在最初接受心理咨询时,强强也不十分配合,甚至有些抵触。在经过了郭主任等医生15次的不懈访谈后,强强终于打开了自己的心扉,讲出了自己当初走上歧途的原因,同时他现在也担心自己是被判刑的人,担心被人看不起,今后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内心很痛苦。根据强强的症状,郭主任及时做出了诊断并选择社会依托认同感的相关治疗。通过多次咨询与沙盘治疗,增加了强强的社会认同能力,逐渐减轻了他的暴力倾向,随着治疗的深入,强强的抑郁、烦躁的情绪也逐步减轻,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在结束治疗后,强强进入一家技术学校学习,如今学会技术的他已经进入一家修理公司上班。
新闻推荐
火车站西路没有斑马线,行人与机动车抢道时有发生◇记者侯文斌文/图关键词:火车站西路路面标线鑫报讯通车了路面标线却没画完,火车站西路交通有点乱,自火车站西路到金昌北路与南山路到火...
金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昌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