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尊广韩洪波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总投资15亿元的盛瑞传动机械、15亿元的黑猫炭黑、51亿元的绿色尼龙项目等大项目在金乡县相继签约开工。这是金乡强力推动“工业强县”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过去的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7.01亿元、增长36.9%,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35%。在谈项目174个,总投资额594.8亿元,新签约合同项目171个,在建项目88个,总投资174.4亿元;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彰显着金乡经济正在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嬗变。
招商引资破解瓶颈
一直以来,基础薄弱、总量不大是金乡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为扭转这一局面,该县围绕破解工业发展的“瓶颈”做足了功课,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手抓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招商引资的重点定位在技术含量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上,侧重于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新兴产业。去年以来,这个县多次到北京、上海、浙江、武汉、南京等省市地区进行实地招商,积极主动承接工业项目产业转移,争取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全年共签订亿元以上合同79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
贴心服务全程帮办
去年6月份,投资2.2亿元的浙商新材料项目在济宁化工园区开工建设。该项目从6月21日接触洽谈,到7月15日办理各种手续,再到开工建设,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引人瞩目的“园区速度”。企业负责人说,自从他们决定来这里投资建厂后,园区管委会就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主动靠前服务,全部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促进项目的早引进、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金乡在服务上下足了功夫。该县坚持对落地项目从策划、包装、招商、跑办,到建设、生产、营运、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为企业提供贴心帮办服务。出台“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开通“为企服务”高速路。县级领导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包保,采取现场办公、一线工作法全力推进;各项目包保人员则按照“零距离接触、零误差服务、零障碍发展”的“三个零”服务标准,全天候蹲守项目现场,融入项目建设,抓运作、抓推进、抓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也因此成为近年来金乡县项目落地最多、发展最快的一年。上海盈德气体、如意数码科技纺织、迈源高分子、济宁天力石化、民生焦化、民生热能等一个个“金凤凰”纷纷在这里“栖身”落户达产,为金乡县赶超发展积蓄着正能量。目前形成了以爱德华机械、金曼克集团等为主的机电制造产业群;以宏大食品、东运集团等为主的食品产业群;以恒盛纺织、宏益纺织为主的纺织产业群;以民生煤化、阳光颜料等企业为主的新型煤化产业群的“四大产业集群”,为金乡赶超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次创业挂大联强
如果说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那么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就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金乡县成功果蔬制品有限公司原本是以加工出口大蒜为主的地道民营企业。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成功果蔬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随着县里鼓励企业挂大联强、快速发展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企业如鱼得水,迈出了惊人的一步:与美国恒业国际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膳食纤维与黑蒜胶囊项目,总投资2.6亿元成功落地。“以前搞大蒜出口,每年挣个百十万就很满足了。这几年县里鼓励我们放宽眼界,做大做强,把国外最新技术为我所用,现在我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公司总经理王翠英说。
与成功果蔬一样的还有山东梅亿邦赛电动车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就达14.2亿元,现已在县经济开发区安家落户并投产达效。该项目的成功挂大联强,是该县中小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又一成功范例。“如果企业家满足于办小企业,做小老板,不愿意做大企业家、实业家,企业永远不能做大做强,甚至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金乡县委书记刘章箭说。
眼下虽是数九隆冬,但寒冷挡不住干事创业的激情与胆识,在金乡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建设者正克服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想方设法加快进度。一场以“工业强县”助推县域经济赶超发展的的大剧正昂扬上演。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韩洪波庄新明石宗尧)日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创建暨人居建筑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宜居宜...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