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王尊广王建通)仲春时节,投资2.2亿元的浙商新材料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从接触洽谈,到办理各种手续,再到开工建设,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引人瞩目的“金乡速度”。企业负责人说,洽谈伊始,县里就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全部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该项目不是个例,去年以来,在该县招“大”引“强”战略的大力推下,一批大块头项目纷纷落户蒜乡,签约即闻打桩声,效率之高,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第一季度,金乡县合同项目33个,总投资246.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建项目40个,总投资9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每周都有过亿元项目落地。去年,金乡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在全市13项经济指标考核中,金乡有9项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这样优秀的成绩从何而来,该县县委书记刘章箭给出了答案:“来自于我们抢抓机遇的决心、敢向困难说不的勇气和全县上下甩开膀子干事业的激情。”“工业强县”是补齐金乡发展短板的重中之重,而招商引资又是突破工业的先决条件。投资51亿元的绿色尼龙项目去年11月落户该县化工园区。该项目从洽谈伊始到落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建国半年时间去上海20余次,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盯紧靠牢,坐多少车、磨多少嘴、吃多少苦、作多少难、落家人多少埋怨,只为把项目拿到手。“全国好几家知名化工园区都在争这个项目,咱的优势就是处处比他们快一拍,项目方想到的咱想到了,他们没想到的咱也想到了。就凭这,项目方对咱高看一眼。”李建国说。像绿色尼龙一样,在金乡很多项目都从不可能成为可能。
近年来,这个县打破领导分工模式,大力推行“四位一体”、“一岗三责”、会战指挥部领导体制。成立了招商引资会战指挥部,明确一名正县级领导任指挥,各镇街、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抽调近20名干部脱岗离职,与县招商局合署办公。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几大班子齐抓共管、指挥部组织协调、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招商模式。同时,组建了60人的专业招商团队,设立了35个招商分局,实行镇街(园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轮流离职招商。
重招商,更要重服务。在金乡,县领导和指挥部包保人员都靠在项目一线现场办公,每个周日夜里,县委会议室灯火通明,每周一次的大项目推进会召开,参会的除了县领导,更多的是项目负责人。会上听取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当场安排有关部门拿出解决意见,然后在下次会上听取处理结果汇报。“我们搞企业的够能熬夜的,没想到县领导更能熬,每次专题会都开到下半夜。”一位参加会议的项目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好项目引进来的同时,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则拒之千里。该县化工园区规划伊始,就对高污染企业实行“一票否决”。截至目前,近3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规划的项目被拒之门外,投资额近120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王明)为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全县社会保险工作管理服务水平,金乡县推行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制度。该...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