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韩洪波徐兴柱
拉来金山银山留下绿水青山。近年来,金乡县坚持把做大做强产业经济与加强生态保护有机融合,用生态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将“绿色产业”化为发展资本,7年间经济总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了2倍、6.5倍,不仅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质量效益的双赢,而且保持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风貌,趟出了一条产业经济较快发展与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协同并进的绿色跨越之路。
绿色理念刷新顶层设计
“要牢牢守住环境保护这条底线,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保工作既是当前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为群众谋利、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民心工程。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无论是在招商引资调度会,还是在产业项目推进会上,金乡县总是旗帜鲜明地亮出生态环境保护这条红线,始终把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先导,致力于产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顶层设计。
该县从“生态立县”、打造“诚信蒜都、生态水城”,到建设生态美丽金乡,再到走“五位一体”绿色跨越发展道路等顶层设计的一次次刷新,绿色化成为推动金乡发展的重大方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该县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聘请上海同济、北京土人等名家大院,相继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各大园区、镇街规划,以及交通、电力、供排水、水系等各类专项规划150余个,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在构建的“多规合一”发展格局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产业发展的主色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顶层统筹。
生态优先促进产业转型
金乡县清醒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环境资源压力突显的今天,要想实现产业经济的持久永续发展,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做好“加减法”,育“绿色产业”,办生态工业,做大生态产业基数。污染项目,再大也不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坚决把资源环境的影响考虑在前,所有项目落地前,一律进行评估预审,请专家说话拍板,每年三大工业园区预审掉的产业项目都在100个以上。针对现有存量企业上,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广覆盖”的减排目标责任体系,近几年累计关停小蒜干、小电镀、铅蓄电池等各类“土小”企业284家,淘汰落后水泥、造纸产能近20万吨。
同时,努力增加生态循环产业比重,围绕“一主三新”即大蒜主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化工,加快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完备的产业链条,引领产业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放大延长大蒜产业,实施标准化种植,发展有机大蒜,推进冷库退城进园,打造国家级交易市场,建设国际大蒜产业园,大蒜及其制品年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0%以上。雨润、稻香村、首农、翱兰等35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和黑马纤蒜、源治阿胶、美国益宝生物等7家生物科技企业入驻食品工业开发区,致力于打造“绿色食品硅谷”。引进梅亿邦赛、凯赛生物、石墨烯、鲁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绿色主导产业。变化工产业为绿色典范,以“五个一体化”理念,
对济宁市化工园区内的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一体整合,挺起了县域生态工业的脊梁。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1家,园区2014年在全国500余家化工园区中首次入围20强,今年则位列第19名。
绿色低碳催生关联产业
第三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无烟产业”,也是繁荣城乡、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金乡县紧扣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红色军事文化、商贸物流区位优势,把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和信息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催生更多“绿色产业”的绽放。
在商贸物流产业上,商贸物流园区创建为省二级物流园区,金兴商贸城、金宇家居、申科汽车城、农产品国际物流园、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等运营良好,红星美凯龙、银座商厦、诚信国际等城市综合体即将投入使用,大商贸大物流的框架初步形成。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坚持以文化丰富生态建设内涵,以生态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实体运作山东金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进“一山一寺一水系”生态文化景观带建设,实现了文化与山水相得益彰、融合发展。羊山景区创建成为集革命教育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金水湖被评为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光善寺景区正在致力打造“古韵、水趣”的生态文化风貌。在信息产业发展上,全面拉开智慧产业园、信息创业大厦、福德电子商务产业园、金南信息产业制造园等“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搭载“互联网+”的快车,农产品电商新业态掀起金乡人的创业潮。目前,拥有电商企业69家,物流、设计创意企业13家,今年1至5月份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00多万元,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李建华李博)为确保“党员活动日”扎实有效开展,金乡县立足于从严从实,审、评、查三项措施相结合,确保党员活动制度落到实处取...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