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陈腾飞刘梦佳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走进金乡县兴隆镇张楼村的儒学讲堂,映入眼帘的是“乡村儒学讲堂”和“弘扬儒学文化同谱时代文明曲、建设和谐社会共圆美丽中国梦”的匾额楹联,显得古朴大方,充满着书香韵味。2名对儒学有研究的讲师正在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古代经典儒学故事结合现代真人真事作为教育内容向村民们讲述。“这个儒学讲堂教育人知书达理,通过学习,知道自己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错,对以后教育孩子心里也有了数。”张楼村村民张秋莲颇有感触地说。针对当前乡村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儒学讲堂正发挥着引领风尚、培育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兴隆镇设立乡村儒学讲堂4处,一年来集中授课32次,参学群众达2000余人次,三字经、弟子规、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经典知识是主要学习内容。村民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如春雨润物般被孕育,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被激发。“村里群众当初还对儒学讲堂持怀疑态度,经过一年的接触和学习,大家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关注和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讲文明、知礼仪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儒学讲堂的期望值也在渐渐提高。”镇文化站站长周静静介绍。“播撒文明种子,孕育乡村新风”的工作一直是金乡县近年来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该县新建行政村文化广场21处、自然村文化广场102处、农家书屋100家、村级文化大院4家,建成“儒学讲堂”56个,提升综合文化站6家,绘制了文化长廊、文化墙24000余条;辅导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1200余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送戏下乡12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7600余场次。“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而百姓亲睦”渐成风尚,新的文明之风正在孕育成长。
新闻推荐
——访金乡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冰■本报记者徐斐本报通讯员韩洪波“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