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扫黄风暴中,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严小康、副局长卢伟琪先后被免职,身在山东老家的王秀勇老人得知后,喜笑颜开。
人称“扫黄老人”的王秀勇在东莞生活了近20年,曾绘制扫黄地图协助并督促警方扫黄,但他的“义举”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效,反而在东莞因各种原因被逼得无路可走,两度退出这座让他寄托着感情的城市。
王秀勇生于“梁山好汉之乡”的山东郓城县,而近来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英雄情结”,自省的同时也在观照社会。在东莞度过几乎半生,如今的王秀勇正在以局外人的眼光看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好汉”诞生
“从小就教育我要当英雄好汉。 ”
在王秀勇的人生里,第一个为人所知的社会身份是艺人。但不同于邻里乡党的那些唱山东快书、说民间传奇的艺人,老王的技艺在于双脚——他儿时就落下了双手残疾,一只手由于小儿麻痹未得到及时救治而落下病根;而另一只手,据说是其1961年在小山村出生时,母亲在自行接生过程中拖拽致残。
寻访王秀勇,由北向南须先后经过山东省的阳谷县 (武松打虎故地)、梁山县、郓城县(宋江老家),然后是晁家庄(晁盖)、刘家寨(刘唐),最后是王家村——让老王无比自豪的是,他从小就生在梁山聚义的英雄之乡,据传一百单八将中的七十二员都出自这个地区。但让他豪气中略有气短的是,他所在的王家村,所居住的据传都是“矮脚虎”王英的后人。 “从小长辈们就教育我要当英雄好汉,不能偷鸡摸狗。 ”王秀勇笑着说。
“好汉”发迹
“东莞人民养育了我。”
在15岁那年,王秀勇卖了一只羊,拿着20元钱去闯世界。王秀勇一生都脚力惊人。当他走投无路准备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跳下去时,被人拦下,并劝告可凭一技之长卖艺求生。这之后他不仅开创出了用脚写字、磨刀切菜、打扑克下棋这些技艺用于街头表演,还用这双脚踏遍了大半个中国。除西藏外,全国各省的大城市王秀勇基本都到过了。
上世纪80年代,这段“信马由缰”的漂泊生涯渐入尾声。让王秀勇收住了心的,是南方。他到了广东韶关、广州,由于没通行证,只在深圳门前晃了一晃,然后就来到了这个和他后半生牵扯在一块儿的地方:东莞。这是1986年。
游历过那么多城市,但眼前的繁荣让王秀勇惊呆了:林立的工厂,密集的人群,此外还有来自香港的商人。虽然农田仍然占据着更大的比例,但那些工业化、城市化的景观,都是他此前不曾见过的。在这里他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而在这之前,“外出打工”的概念甚至都不曾听过。此后7年间,他游走于珠三角的几个城市,直到1993年,他选定了自己最为心仪的城市,从此开始了在东莞的生活。
“那时我感觉自己已成了东莞的‘一分子\’,东莞人民养育了我。我对东莞的感情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王秀勇说。
“好汉”打虎
“自己仿佛置身景阳冈。”
几天前,王秀勇看到了“东莞太子酒店被央视曝光”的消息,惊得张大嘴巴。比起东莞的扫黄风暴终于来临,更让他惊奇的是,“扫黄”竟然就是从他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的。
1996年始,王秀勇就住到了黄江镇的玉塘围村,当时,一座宏伟的“太子酒店”正在兴建中。这时候,“黄”已经广为泛滥了。随着经济发展程度愈高,色情业也就愈加猖獗。让王秀勇产生“扫黄”念头的,是2010年。当时东莞的色情业规模发展到空前的程度,3月份,时任东莞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卢伟琪抛出一个 “扫黄杀手锏”:公布个人手机号码,接受市民有关涉黄涉赌线索的举报。老王对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大为看好,坐等色情业被铲除。谁知一段时间过去,他发现身边没有产生一点响动。 “满世界全都是黄,我就不相信,怎么会没人举报? ”老王按照报上公布的号码,真的给公安局副局长拨去了电话,但不是没人接听,就是不通,要么就是语音提示让发短信。王秀勇就这样开始了“打虎”。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一如当年景阳冈的武松一样孤立无援。
“好汉”被打
“他们为什么能知道我的行踪? ”
王秀勇找到了大朗镇公安分局,把绘制的扫黄图展示给警员看,结果被笑称“什么东西”。他叩开了石碣镇唐洪派出所的门,结果被警员好言劝告:你这么大岁数了,不要管这个好不好啦。王秀勇顿时充满了挫败感:这是他辛苦采集来的心血啊。
老王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他找来了媒体。于是在东莞和广东当地报纸和电视上,“老人绘制扫黄图”的消息不胫而走,而扫黄的希望也神奇地反映在了现实中,各镇公安真的出动警力开始扫黄。
2010年7月14日,王秀勇决定亲自监督警方。上午他走进万江镇公安分局的大门,手拿“扫黄信息”执意要求带领警方去扫黄。当晚8点,万江公安真的让他坐在警车里当向导,按图搜查辖区的涉黄情况。结果,他们在石美地区抓住了两对现行嫖娼。而在收队结束行动时,王秀勇发现“不对劲啊”:警察把他和那两对卖淫嫖娼人员一起关在了押送违法人员的警车里。警察冷冷地说:没办法啊,我们警车没地方坐了。结果在归途中,颇有名气的老王被认了出来,“小姐”们冷冷的眼神“就像要吃了他”,一个嫖客不由分说一脚踹向他,如果不是双手反铐在身后以及有警员看管,当晚王秀勇难逃一劫。
老王的电话也不再是个人隐私。一次在石碣镇扫黄期间,他早上接到了一个恐吓电话,还没睡醒的他恍惚觉得对方已站在门口,吓得把手机掉在地上摔烂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有他的电话。
遭受“招安”
第二次出于某种原因被排挤出东莞。
2010年12月中旬的一天,王秀勇被叫到东莞市公安局,警员给他拿来8000元钱,说是民警们给他个人的“捐助”。老王说,这是他到市纪委去反映情况所收到的成效。
买了一张火车票,王秀勇踏上了回山东老家的路途。这仅是他从70年代末离开后,第二次回老家。一辈子未曾婚娶,他守着年过八十的老娘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冬天由于没钱烧煤,只给老娘的屋子里置办了炉子,自己在房子里就靠三床被子来度过难熬的冬夜。 2011年5月,王秀勇决定重新出门去生活,但头脑中第一个冒出来的目的地,仍然是东莞。在这地方住了近20年,说的一嘴还算流利的粤语,他对这个地方有太多感情。老王决定,就算是隐姓埋名到一家工厂去打工,也要回东莞。
6月初,他在“精至塑胶制品厂”谋得了一份看门人的工作,平安度过了多半年时间。谁知在2013年3月,平静再被打破。据他回忆,在一次石排镇某警务区的“搜查”中,一名陈姓警员找到了王秀勇,对方拿着老王的暂住证,看了看问道:你是那个“扫黄老人”吧?在这之后,这个厂子的老板娘突然要辞退我,说‘公安的人总来烦我\’、‘我实在不敢用你了\’,还叫我别?嗦。 ”王秀勇说,“我觉得,一定是那段时间我在外面被认出来,有人报给公安局了。 ”
“好汉”反思
“我不恨‘小姐\’,我恨的是‘保护伞\’。 ”
由于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的报道,此时在山东老家,王秀勇已经是全乡的名人了。乡亲们有的夸他“胆大”、“没给好汉之乡丢人”,也有人为他捏一把汗,说他没死在那里就不错了。此时的王秀勇,却完全没有英雄成名、告老还乡的满足感。除了愤懑之外,他脑子里开始出现了一些反思的东西。
一次受邀到北京来参加某电视台的节目——“性工作者合法化之辩”,回家后他久久思考这个问题。身在东莞近20年,他深知这一行业的复杂和矛盾性。“英雄好汉,没那么简单。 ”他说。
东莞再也回不去了。老王回忆,他当年暗访发廊时会扮成乞丐,上门去求“小姐”施舍,而小姐们大多数都会慷慨解囊,反而一些外表光鲜的人不肯施舍。时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初到东莞时,他始终记着“小姐”和东莞人的恩德。 “我不恨‘小姐\’,我恨的是‘保护伞\’。”薛雷
新闻推荐
三九寒天两跳冰冷刺骨、水深流急的黄河,成功救起一位轻生的中年妇女,他见义勇为的壮举感动了黄河两岸、军营内外,被人们誉为舍己救人的“大义水兵”,他的名字叫范传会——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场站场务连...
梁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梁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