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看似关联不大的词语,此时用在表述一个乡镇卫生院的迅猛发展历程中再贴切不过了。走进发展中的梁山县马营卫生院,环境整洁优雅、楼房宽敞明亮、医患和谐融洽,展现出一幅温馨、和谐、奋进的画面。但谁又能想到在八年前,这里还是一幅荒草及腰的破败景象。一个服务周边5.3万群众,集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治疗精神疾病为一体的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浴火重生”般嬗变的?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董玉霞和她的马营卫生院……
创造奇迹:落后卫生院成为济宁市卫生系统的先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00年前后的梁山乡镇卫生院步履维艰,已经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在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中,马营卫生院是困难中的“老大难”。当时,医院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一幅破败惨淡的景象,要不是大门上挂着的门牌,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一家医院;全院一年业务收入仅20余万,工资发不出,长期拖欠;职工四处谋生,全院51名职工,只有10几人应付上班,完全处于瘫痪状态;院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不见起色,卫生院职工抱怨,卫生局领导着急。
面对这种局面,职工们的眼光投向了停薪留职“下海”创业、生意蒸蒸日上的董玉霞,都希望她能挑起这副担子,还派代表到县卫生局找领导推荐。局领导当时也犯了难,一是面对这个“烂摊子”,事业小有成就的董玉霞是否同意接手?二是离岗前董玉霞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有没有“华佗在世”的本事,治好马营卫生院的顽疾?
当时卫生局领导在广泛征求意见、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决定破格启用董玉霞,让其担任卫生院院长。局领导没有想到,在找她谈话时,董玉霞没有犹豫,爽快地接过了这个“烂摊子”。其实,她在上班期间,看着每况愈下的医院,心里十分难受,但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虽有一腔热血也难以实现自己抱负。“这次机会我一定要把握住,尽自己最大努力改变医院面貌。”带着这份信心,董玉霞出发了!2006年9月1日,她正式走马上任。
上任之后,她立即召开全院职工大会,“组织和领导既然把我安排到院长的位置,我就要对得起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责任,请大家给我半年时间,如果半年后医院没有起色,不能使大家满意,那我就自动离开。”豪言壮语说出去了,但员工反映却千差万别,有相信其能、热切期盼的,也有心存疑惑、冷眼旁观的,甚至有的准备一走了之。面对质疑她没有退缩,在全面了解医院情况的基础上,她决定把“第一把”烧在改变医院面貌上。医院困难没钱,她先从家里拿;为节省开支,她带领干部职工义务劳动,打扫卫生。随着院貌的改变,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奉献和实干精神赢得了职工的心,也赢得了尊敬和拥护。同时,她和院委会一班人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医院发展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相结合,施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事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工作数量、技术质量、劳动态度、贡献大小等指标,逐步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人浮于事的大锅饭局面,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半年后,门诊人次、医疗收入及各项主要医疗质量指标明显上升,欠退休人员7个月28万元的工资全部补完,在职人员工资按时发放,职工收入明显增加。
随着医院的发展,各项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针对业务用房不足的实际,结合“1127工程”的实施,增加业务用房600多平方米,添置了X光机、脑电图地形仪、心电图机、血生化、血球分析仪、尿自动分析仪设备等诊疗设备,彻底改变了卫生院面貌,大幅度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看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医院效益越来越好,但董玉霞并没有被成绩冲昏头脑。她居安思危,创新发展模式,精心谋划操作,提出了“重点抓管理,突出搞服务,着力打基础”的总体工作思路,并紧紧围绕工作重点,统筹兼顾,跨越发展。
规范化卫生室建设、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走在全县前列,32处规范化卫生室在短时间内全部建设竣工;投资近200万元,建成启用了高标准的门诊楼,3700余平米的病房楼已竣工,今年将实现入住;各项卫生服务规范、高效,连年在乡镇医院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有些经验得到了市卫生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范围推广;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26.8万元猛增到2012年的613万元,2013年突破一千万元大关,业务收入1125万元,2014年业务收入达到1600余万元。马营卫生院就这样完成了“浴火重生”的嬗变,创造了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奇迹,成为全县卫生系统的旗帜,全市的先进。
近年来,卫生院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2006至2013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巾帼文明岗”,2011年、2012年被市卫生局分别评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先进集体”“先进单位”,2010年董玉霞院长被济宁市评为“市级优秀院长”。2013年3月马营卫生院代表全市迎接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检查,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14年被梁山县人民政府评为“2013年度全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全县群众满意医疗单位先进集体”及“2013年度全县保健医生进农户工作先进单位”。
播撒爱心:群众、职工满意是检验管理工作的唯一标准
马营卫生院是以精神疾病为主的乡镇卫生院,诊治精神疾病患者是一项费心耗资的大工程。而怎样使精神障碍患者不因贫困而得不到救治,使有肇事肇祸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伤害自身或危害社会和他人?这是个大系统大问题,但梁山县马营卫生院一行,给了我们无比的欣慰和许多的启示。该院自2010年在院长董玉霞的带领下,开始实施贫困家庭精神疾病患者救助行动,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在这里接受了规范、系统的治疗,使之生活能自理,成为梁山县及周边郓城、东平等地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家园。
我们接触的第一个位精神病人家属姓陈,55岁,儿子和丈夫全是精神病人,是卫生院在2014年救助的第一批患者中的一员。陈女士见到我们时泣不成声,说着说着便给董院长下跪!她说在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里,是董院长把她们接到这里来的。孩子以前不认人,上来一阵就劈头盖脸地打她,甚至摸刀砍她,但是现在精神稳定多了。
整个病房走一圈,如陈女士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这样的场面让人感动更让人深感深重……
一位重性精神病患者往往可以拖垮一个家庭,无论是金钱还是精神上,都给一个家庭造成很大的不幸,救助一名精神病患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从2008年至2013年,马营卫生院共救助体贫困精神病患者300余人,救助金额达50多万元,全部是医院负担。可以说每一个被救助的家庭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都有一个无法倾诉的苦哀。可以说救助一人就等于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村庄乃至一方天地。
正是在董玉霞的爱心感召下,全院干部职工的爱心凝聚在了一起,撒播到卫生院的角角落落。(谭丙磊刘涛)
新闻推荐
2014年10月31日,山东融汇地产“汇爱”希望行走进梁山县拳铺镇拳西村“奥运福娃”五胞胎家庭,与相关领导一同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对其进行慰问及资助。对于家境贫困的五胞胎而言,正...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