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访古问今细说清真寺(上)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3-09 15:11   https://www.yybnet.net/

据史载,济宁清真寺最多时曾达9座,包括7座男寺和2座女寺,清真寺是一座庞大的伊斯兰教寺庙建筑群,两座清真寺各以其所在方位命名。现在大家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其中的东大寺,因其沿河而建,又名顺河东大寺。另一座西大寺原坐落于济宁南关西大寺街中段路西,路东原有大型砖雕照壁,与寺隔街相对,十分壮观。西大寺始建于明代中叶,1968年已经被全部拆除,只余这东大寺蔚为壮观了。

本报记者周远

顺河东大寺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24平方米,附属建筑分布在大殿周围,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寺院古建筑群,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现存的五大清真寺之一,2006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关于顺河东大寺的建筑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根据寺内碑刻和坊间传说,一般认为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至1435年)。据寺内清同治六年(1867年)碑记载,在明天顺时即有一古寺,位于济宁台东棉花街,后来,于明成化时由当地穆斯林社首马化龙父子出资将寺迁至今日所在地;又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公建顺河东大寺碑记载:寺创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清康熙年间穆斯林集资重建,建筑规模宏伟,“洵属南北回教寺院之冠”。

然而,记者翻阅了许多文献及资料后,找到了比较官方的说法。记者在《运河名城·济宁》一书中查阅到:1936年的6月下旬,经我国著名专家梁思成对我地的铁塔寺和东大寺进行全面考察后确认了其历史年代———东大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相传,这座寺庙是朱元璋为了表彰赫赫有战功的回族将领胡大海而特设至此。康熙年间,朝廷曾拨款对这座寺进行过一次大型扩建。清乾隆年间又曾被皇帝钦赐重修过,才具有了今日的规模。著名建筑学家刘致平等考证认定该寺可与西安的化觉寺、南京的净觉寺以及兰州桥门街大寺相媲美,堪称我国清真寺建筑中的瑰宝,“其气魄位列全国清真寺木构建筑之冠”,是一座“龙首”式样的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建筑群。

整座清真寺规模宏伟大气,设计上独具匠心,在讲究整齐、宏伟的中国建筑理念中融入阿拉伯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建筑群坐西朝东,以砖木结构为主,也有砖石、木石和砖木石结构。主要建筑依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序寺、大殿、望月楼三大部分。

进门先看日月坊

寺前共有三道门,即木栅栏、石牌坊、院门。刻有“清真寺”三个醒目大字的日月石坊则耸立在门前的院中央,使龙首式的前门显得更为庄严、肃穆。日月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春。石坊内额上刻“敦化”二字,笔法浑厚、刀法有力。

全坊通体洁白,三门四柱,全是采用汉白玉精选石料,宽厚安稳,气势威严。与一般牌坊的不同之处在于:四柱出头部分不用云气纹,两侧立柱雕有精美宝座,中间立柱上雕以八角平座栏杆宝阁,牌坊横梁上雕成宝瓶。底座、抱鼓、夹杆部分雕功如神,遍体生花。坊的大小额坊上全刻卷草,正中顶端为石刻宝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拖着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故名:日月坊。其色泽通体洁白,与后面大门两旁排列着黄龙绿底的八字琉璃墙交相辉映,这墙上浮雕有狮子、羊、麒麟、山水、花卉、云朵。令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宇宙苍穹尽在眼底。在绿水、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别具风采,甚为赏心悦目,更显悠悠古寺的清静与肃穆。据说,乾隆下江南时曾同皇妃在此驻跸并敕建该寺,因此寺门的两根立柱上雕有盘龙图案,门两旁的八字墙上有云龙图画。

三门即为帮克亭

再说这第二道大门的形制很是特殊,门楼下的左、中、右三合红漆大门极为厚重,门楣上原为康熙年间的回族武进士唐宏道亲题的“道义之门”匾额,现已遗失。现在的门楣上是由曲阜当代书法家鲁屋手题的“天堂咫尺”的横匾。门前有两根精雕细刻的滚龙石柱,很是衬托出了大门的幽静肃穆。

三门重檐,下檐带垂柱,形似楼房,为帮克亭之大门。帮克亭总高10.5米,六角形起脊,顶端镶嵌的不锈钢圆葫芦银顶很具有民族特色。亭东侧的顶层横匾为“帮克亭”三个汉隶书写的大字,左右配以名人题写的楹联:“清心参造化,真理妙生成”。亭下门楣之上悬有“造化之源”四个字,左右六角形石柱上阴刻有省政协副主席金宝珍补书的楹联一副,左边题:“能守五功自然举止仁恕”;右边题:“常存三畏何须色象森严”。亭内两侧各有一座透雕滚龙柱擎起的北楼和南北讲堂6间,是阿訇讲经的地方,亦称“经堂”。

到了礼拜大殿

穿过帮克亭就到了寺中的主建筑礼拜殿中,俗称礼拜大殿。

礼拜殿亦称大殿,阿语称“麦思直代”,是寺内的主体建筑之一。内由卷棚(抱厦)、正殿、窑殿(后殿)组成,三个主体建筑前后互以钩连搭相接,面阔28米,进深42米,最高点约31米,占地面积达1057平方米。

卷棚面阔5间,进深3间,前列檐柱12棵,三面开敞,木栅栏隔挡,上悬阿汉文匾额13块,圆形阿文石碑4筒。

正殿为黄绿色琉璃瓦房面,单檐歇山式顶,以琉璃图案装饰。内有7间15栋,进深42米,宽27.5米,大殿基座高1.3米,殿内由28根粗约两围,光亮照人的通天朱漆木柱支撑,大殿四周20扇用金丝楠木作阿拉伯文组成的花方图案门窗,门窗高约5米,上边3米为窗形。阿訇住室和沐浴室,则设在殿外两侧。虽然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门窗却能依然完好如初,据介绍,这座大殿之内,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穆斯林进行礼拜。

窑殿(米哈拉布)为三层阁楼,顶层由六角伞盖式覆盖,高30米,次层四角形建筑为底座,底层由12根高大石柱三面支撑,房面也由黄绿色琉璃瓦铺盖,顶嵌青铜质镏金风摩宝顶,在与风摩擦时,会因风速大小不同,而使之产生明暗不同的亮度,发出大小不同的“呜呜”声。风力越大,亮度越高,居高临下,光芒四射,堪称镇寺之宝。

殿周围的那些建筑

殿北水房面积为180平方米,为硬山式建筑,上覆六角凉亭,青砖绿瓦,四面女儿墙,顶饰绿色宝顶,挑角滚脊,油漆彩绘。前门两侧各立一通3米多高的记事碑,后门有回廊外延,傍有一棵近300年的石榴树,枝繁叶茂,现在仍会开花结果。大殿南为新建的160平方米碑廊一座,东西走向,明清建筑风格,两端四角亭,中为马鞍形仿古长廊,内立明、清、近现代碑碣20余通。东亭“御碑亭”,是明太祖御笔所书“百字赞”碑。西亭“龙蹲亭”中,存有乾隆下江南来寺游览休憩时所坐过的一块青石,至今完好,故称此石为“龙礅”。两亭悬挂的匾额,由乾隆嫡嗣六世后人爱新觉罗·毓良先生补书。

最后一座是望月楼

清真寺的后边,大殿紧靠人烟稠密的闹市区。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证清真寺的整体美观,设计者采用了牌楼做后门的格局。后门楼深、阔各3间,中间设门。由门屋内拾级而上便是望月楼,单檐歇山,琉璃瓦顶,夕阳下熠熠生辉。

这是一座独处的二层阁楼,是穆斯林们“斋月”期间登高望月的地方。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顶脊山墙,均安装鸱吻、水鸟荷花图案的琉璃饰物。一对刻有明朝花纹的门枕抱鼓石分列门傍。高透雕凤戏牡丹石柱和凤戏牡丹琉璃墙饰,与前门龙柱、二龙戏珠八字墙遥相呼应,形成了前龙后凤的特色装饰格局。整座楼以精巧玲珑、独具一格久负盛名,堪称我国清真寺建筑之一绝。楼北设有沐浴室,南侧则为教长居室,楼西为后门,面西,与围墙相接为牌坊式建筑,全木质结构,飞檐斗拱、滚脊挑角。上悬“古礼拜寺”红地金字大匾。两根石雕坊柱雕凿精湛,对舞的凤鸟有展翅欲飞之感,与前大门的雕龙抱柱相映成趣。后门两旁八字墙外展,门前有栅栏花墙遮挡,将中央单间单楼式牌楼加以烘托。有如此富丽堂皇后门建筑的清真寺,也是不多见的。

这样,在与南北运河几乎垂直的东西上百米的中轴线上,从石坊、大门、南北讲堂直到大殿,建筑高度步步升高,过渡到30米高的后窑殿才是最高处。然后逐步舒缓回落到后门牌楼,高低疏密恰到好处。布局合理,排列有序,主体突出,错落有致。把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与伊斯兰文化融会一体,浑然天成。

因运河而兴起的寺庙

东大寺乃因运河而兴,更因运河命名。从建筑规模、建筑形式、文化底蕴等都充分彰显了齐鲁文化、运河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东大寺的交融统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中国伊斯兰教大师、经学教育山东学派创始人常志美曾在此著书立说,设帐授徒。寺内有十大景观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是运河靓影、日月石坊、前龙后凤、帮克颂远、红日寇顶、钟鼓不鸣、楠木红门、龙泉明井、安息石榴、西楼望月。

寺内还存有多件珍贵文物,如:明宣德大小瓷香炉、明手抄本《古兰经》、明天顺三年修寺芳名碑、阿汉文字匾额(内含乾隆御笔)的楹联及明清以迄现代碑碣等。此外,后殿外墙上镶嵌着四十二块名人书写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碑刻,别具风韵,令人称奇。

东大寺曾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修葺重新投入使用。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被省、市各级政府评为模范清真寺、优秀宗教活动场所。

斗转星移,日月轮回。从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至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漕粮改行海运,大运河终于全线断航,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景象。但这座悠悠古寺与门前横跨运河的铁索桥,却一直倾听着流淌的历史。或许,今天济宁清真东大寺的存在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它已矗立于孔孟之乡数百年,俯视它身旁的百姓如何经营生活,目睹运河水曾带给这座城市的生机。

如今,自南向北的流水依然在不停地流淌,虔诚的穆斯林依然来来往往。落日的余晖斜照在黄绿琉璃瓦的大殿上,泛着霞光流灿;镏金风摩宝顶,在微风中发出“呜呜”声响。此时、此刻、此景,我们或许会偶然触及历史的足音,渴望追寻古运河畔那份久远的繁华,体味古寺带给穆斯林的心灵安康。

顺河东大寺的后门牌楼

寺内龙蹾亭中的青石

新闻推荐

网上找对象,你敢吗?

■记者刘利莎时下,通过网络交友来寻找人生中的另一半,似乎已经成为很多人找对象的一种方式。借由网络这一特殊红娘,不少男女成功牵手并步入婚姻的殿堂,也有不少人受骗...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访古问今细说清真寺(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